USR:大學的社會責任與實踐|2022 Impact Talks #9|臺灣藝術大學×中山大學×東海大學
- Impact Hub Taipei
- Sustainable Actions
Impact Talks 影響力系列論壇
Impact Talks 是 Impact Hub Taipei 的年度系列講座,以永續為精神,讓大眾可以了解當前永續議題和產業趨勢的連結,也讓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大眾有機會交流和溝通。今年我們將主題聚焦在 ESG,ESG 行動不僅創造差異化、提升無法取代的競爭地位和優勢,更是接軌國際重要標竿。今年我們將以不同產業的角度來檢視企業的永續策略,掌握產業的市場動向和未來發展,了解企業如何創造更多價值,為社會發展帶來正向影響。
USR:大學的社會責任與實踐
永續發展已是當代顯學,如何讓永續議題能夠扎根更深、推廣更遠是現在所有人皆需面對的課題。大學是培育永續人才的第一站,而當 USR 的概念進入校園,除了在人才培育與讓年輕一代接觸永續議題、培養永續素養外,促進大學與企業、大學與民間的合作,就能創造出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發揮無限的永續影響力!,透過三位講者及主持人的分享與討論一定會帶給觀眾不同的觀點以及激發出不一樣的思考模式,讓我們一起來看當天的精彩回顧吧!
臺灣藝術大學「專業技術的整合」
臺灣藝術大學 USR 計畫「文化計畫」整合藝術的專業技術,積極落實在地藝文深耕,活絡地方藝文交流,發揮以人為本的精神,透過 USR 計畫與社區與企業進行共創、與當地共學,成就社會共好。此計劃專注於沒有文化資產身分、但有文化資產潛力價值的文物,提供專業修護建議及專業技術支援。
守護文化資產將藉由區域文化認識、保存觀念導入與技術協助等方式以「足」跡淡水河區域之歷史紋理落實文化資產連結與保存,執行方向有四大核心——記錄保存、文資健診、工藝推廣以及工藝展演,來落實文化資產永續。此外也推行許多出版品,三年內出版了 25 冊書籍,其中也包含了淡水河流域的建築考察書籍、建築圖集以及再利用計畫,透過作品集與繪本的製作,完整收錄過往工藝展演的成過,讓此計畫的影響力不只是發生在計畫當下,而是能夠傳播及擴及往後。
對於大學社會責任,若是教育部沒有相關的支持,要能走向永續、擺脫資金依賴必定得另闢蹊徑,因此李長蔚教授創立了文化資產探索研究社,讓原本僅供三系學生參與的課程,跳脫並擴展成全校師生皆可參與的社團,可以有更多場合與機會能彼此認識與交流,進而增加大學與外界的連結性,期待更多人了解文化資產的價值,創造更多不需資金挹注的動力源。
宋世祥|國立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程 助理教授
東海大學「永續校園的治理方式」
東海大學對於永續議題長期的關注,持續發展生態、社會、經濟及文化永續,並提供學生跨域學習。在環境面向上,致力於優化電力的控管、再生能源的使用與水環境的保育,打造碳中和校園;在經濟層面,打造綠領人才校園,建制永續人才培力課程,另外成立「企業永續影響力聯盟」,串連中部地區產業,建立永續影響力共創平台以及輔導企業推動永續、落實 SDGs;在社會永續上,看見社會及地方需求,針對社區長者以及偏鄉社區提供幫助。
最初東海大學推動 USR,以結合課程推動社會服務學習的方式進行,提升學生對於創新服務學習的熱忱,擴大外部連結,導入更多資源,但東海意識到這樣的 USR 對於地方問題瞭解的程度不深以及無法永續推動,所以東海從大學的永續治理著手,以「博雅為本、科技為用」為永續願景,擬定經濟、生態、社會、文化四大永續目標,建立全校性的推動與治理架構,每兩年發布一次 SDGs 報告書,以及每年發佈一次永續年報。
許書銘執行長認為,只有走出象牙塔,大學才能「創生」,USR 要能推動校內的制度與機制是關鍵,必須鬆綁有形與無形的規範,在認知上,須重視社會影響力與多元價值。人才養成流程,從投入面、過程面、產出面、成效面來調整,發展系統性的知識與方法,「每件事情都有一個目的,讓永續因目的帶來正向力」,透過教育的力量,創造共好的社會與未來,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
許書銘|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兼校務研究辦公室執行長
啟發學生的可能
企業 CSR 是期待能看到未來的風險並先行布局,USR 亦若是,透過三所大學的分享,能了解到,當主流的學科已經是容易學習的技能時,大學的社會責任更希望能啟發學生的可能性,來發揮影響力,如何運用創新思維、創造更多跨領域參與及學習的機會將會是重要的課題。
最後小真執行長於結語時,建議大專院校如想要塑造跟企業的連結,可以多參與相關場合,了解如何和潛在可合作的組織溝通,提案時呈現跟其他人的差異性,並勾勒出共同期待的目標與願景,使對方更加有意願一同投入及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