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白蘭媽媽夢想勇敢GO 徵件開跑|打破框架,妳的夢想由妳作主!

|關於打破「母職」的框 「母職」肩負著無限的責任與期待,讓你忘記了自己。那些曾經想過的、想完成的事,真的已經不再追求了嗎?還是身為「母親」的妳,無法放下這個社會角色,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呢? 作為「母」本身,孕育了生命,建起了孩子與社會之間的橋樑,但妳或許遺忘了,母親的力量同樣可以孕育自己的夢想。第四屆「白蘭媽媽夢想GO」夢想計畫徵件即日起至 2024 年 12 月 9 日(一)中午 12:00 止,只要妳內心還擁有實現心願的渴望,白蘭鼓勵妳一起打破框架、實踐夢想,透過客製化的培力課程與夢想陪伴孵化資源,陪伴妳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 |白蘭助力媽媽孵化夢想 「白蘭媽媽夢想勇敢 GO」在上一屆徵件數突破新高,共有 86 組團隊報名,在經過兩次評選和培力後,共有 10 組團隊完成成果發表,與以往的夢想計畫不同,去年入圍的夢想也不僅侷限一個領域,充分展現多元社會鼓勵女性追尋自我的行動力,最後由「媽媽的小樹苗-攀樹夢想工作室」團隊勝出,進入最後的夢想孵化階段。 本次第四屆的計畫延續白蘭的品牌精神,鼓勵媽媽突破社會框架,提供客製化的培力課程、自我療癒活動以及導師諮詢,並提供白蘭相關產品擔當媽媽的追夢後盾,幫助媽媽獲取追求夢想需要的技能,我們期待今年能有更多來自不同領域的夢想,一起踏上勇敢實現自我的旅程。 |透過夢想行動療癒自己,實現女性自我價值 「我們的夢想很小眾,但是是我們打從心底想做的事。作為女性,夢想讓我們可以實現自我價值。」—— 媽媽的小樹苗 – 攀樹夢想工作室,第三屆「白蘭媽媽夢想勇敢 GO」夢想得主。 第三屆在眾多的夢想團隊中,由「媽媽的小樹苗-攀樹夢想工作室」的兩位媽媽:宋盈穎和楊芝綾的夢想團隊獲得優勝。在一次偶然的機緣,兩位媽媽藉由攀樹認識彼此、分享生命中的體悟,並且透過攀樹的活動,與孩子建立更深厚的連結。 「因為我的小孩有輕度自閉症,透過攀樹運動,可以跟孩子建立更深刻的連結。」—— 芝綾 芝綾提到,因為攀樹的過程,讓有自閉症的孩子願意開啟溝通和交流,這是她一開始沒想到的。對她來說,攀樹不僅打破既定想像,更實現夢想,讓她與孩子的關係更加緊密。透過這段旅程,她也開始有更多的自我覺察,對自身的角色構築新的理解,並在此過程中,對環境教育產生更深刻的體會,讓她想要推廣這份感動給更多人。 這是她們以前「不敢做夢」的事,但因為參加「白蘭媽媽夢想勇敢GO」計畫,夢想變得更加具體完整,離最終目標越來越近。她們笑說現在可以「越來越貪心,想去做更多事」,期望通過擁抱大樹、擁抱自然的體驗,讓更多人能夠療癒在城市中找不到放鬆機會的身心靈。 […]

第三屆白蘭「媽媽夢想勇敢Go」逐夢計畫得主揭曉! 以環境教育及重建親子關係為主題獲評審青睞 白蘭助持續圓夢

第三屆夢想報名件數創新高! 夢想類型多元,首重自我覺醒與身心療癒! 母親節將至,家喻戶曉的衣物與家庭清潔領導品牌「白蘭」與社會企業 Impact Hub Taipei(社會影響力製造所)公布第三屆「媽媽夢想勇敢Go」徵件計畫最終得主,由宋盈穎及楊芝綾「媽媽的小樹苗-攀樹夢想工作室」以環境教育及重建親子家庭關係為主題獲評審青睞,自 10 組媽媽夢想團隊中脫穎而出得到本屆優勝!主辦單位將繼續陪伴獲選媽媽夢想團隊跳脫框架、孵育夢想,同時落實白蘭支持多元共融的精神。也在母親節前夕,用真實的夢想經歷為所有勇敢的媽媽夢想家喝采! 夢想募集件數創新高!社群影響力顯著 舉辦至今邁入第三屆的「媽媽夢想勇敢GO」計畫是全球消費用品大廠聯合利華旗下「白蘭」推出的夢想徵件計畫。自開辦以來,連續三屆夢想募集件數破百,共幫助 25 組媽媽夢想團隊孵育夢想,活動宣傳更觸及百萬人。在女性意識持續抬頭及全球多元共融趨勢推動下,本屆夢想報名件數再創新高,也顯示此計畫已在媽媽社群中發揮口碑效益,產生影響力,促使更多媽媽勇於做出改變,找回自我! 媽媽夢想團隊於成果發表會分享逐夢進度 現場充滿感動 「夢想類型多元」首重自我覺醒、認同與身心療癒 第三屆入選的 10 組媽媽夢想團隊,歷經近 100 天的培力課程與療癒工作坊後,近日在成果發表會上分享夢想實踐進度,過程充滿感動。本屆夢想類型多元,特別觀察到在大環境持續動盪,家庭生活壓力倍增下,許多媽媽夢想首重自我覺醒、認同與身心療癒,另外成立自媒體,打造自我品牌也成為夢想新趨勢。無論是透過機車環島,幫助媽媽突破社會框架找回自我價值;將憂鬱化為幽默,開創屬於自己獨特脫口秀,亦或是以紀錄片方式,透過影像將亡夫的傷痛記憶化為勇氣,帶來更多自我覺察等,皆讓評審印象深刻。經成果發表會的提案後,由評審團評選出最終媽媽夢想得主,由主辦方持續陪伴,連結更多外部資源,孵化夢想。     聯合利華家用清潔產品群經理朱貞妮談到計畫初衷時表示:「陪伴消費者超過半世紀的白蘭觀察到,現代媽媽仍有被貼標籤的包袱,『媽媽就應該這樣那樣….』、『不像個當媽媽的?…』各類聲音都是加深母職的刻板印象,亦造成媽媽們無形的種種壓力。而近年大環境持續動盪,讓生活更不易,媽媽們在兼顧家庭照顧與工作下,自己的時間更少。白蘭除了透過不斷進化的產品力,提升洗衣清潔功效外,也希望能發揮品牌影響力,幫助媽媽找回更多 Me time,打造媽媽間的逐夢社群,鬆綁母職的既定印象,讓更多人知道女性可以同時擔任母職也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由優勝組媽媽的小樹苗 – 攀樹夢想工作室_攀樹體驗團隊於成果發表會現場帶大家體驗攀樹的樂趣 共同合辦單位 Impact […]

第三屆白蘭媽媽夢想勇敢GO|說一個打動人心的夢想故事!

「簡報是形式,內容才是關鍵,重點是你的夢想!」白蘭媽媽第三次培力課程(Brown Bag),我們邀請到專注於議題行銷的左腦行銷執行長程詩郁(Ayu),在簡報故事力工作坊帶領媽媽們收斂夢想計畫簡報,說出一個打動人心的築夢故事。 「最美的彩虹與加護病房在同一天發生」、「不能登百岳了,就來完成深水挑戰吧!」Ayu 透過一段在七星山上心肌梗塞,進而展開深水挑戰的築夢故事,述說著自己如何在築夢的旅程中制定目標、評估風險,最後逐步實現。「我們如何去說一個會讓大家記得的故事?」Ayu 用自身實踐夢想計畫的故事,展現築夢踏實的旅程,也展現用故事説夢想的魅力與感染力。 一切的根源都來自 「WHY?」 回到夢想本身,長期投身議題行銷的 Ayu,深知創造他人對自己理想的共鳴與連結是行銷重要的一環。「沒有表達出夢想背後的『為什麼』,會很難讓他人理解這件事真正重要的價值,因為人們不會在意跟自己無關的議題。」因此透過黃金圈理論(The Golden Circle)與九宮格思考法,引導媽媽們寫下最初對於追逐夢想的初衷,過程中會遇到哪些人?影響到哪些人?妳的夢想為什麼與這些人有關?並思考對於夢想的具體計畫與執行方法。   關於簡報設計,Ayu 給出三項成功簡報的關鍵要素。第一,是用對比創造反差,用真相讓聽眾對你議題有感,並舉出「 100% 純污水製冰所」讓河川污水變冰棒,藉此引發大眾對於河川污染重視的成功案例。第二,是打破刻板印象,創造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說故事。Ayu 提及令其印象深刻的「大眼睛攝影展」,讓一群視障小朋友的攝影展故事,用一個好的名稱與故事打造感人的行銷成果。第三,是在簡報中置入亮點,讓觀眾對你留下印象並產生好奇心。「紙貓熊裝置藝術展」讓瀕危動物藏身於 1600 隻紙熊貓中的裝置藝術,成功將瀕危動物的保育議題傳遞給大眾。 能重來的自我介紹 下半場一開始,Ayu 請媽媽們寫下自己的十個關鍵字或事件,接著從中篩選出三個亮點並發展出 50 字與自己有關的故事。「身在電動刺繡家庭的手工刺繡家」、「性格叛逆的三寶媽」、「有強烈使命感的 INFJ」…… 媽媽們發揮創意改造介紹自己的方式,也透過這樣的腦力激盪,學習如何梳理自己的夢想計畫,去蕪存菁找出亮點,並在有限的時間內分享給他人。 你的夢想為何與我有關 緊接著,Ayu 請媽媽們試著向其他組員分享自己的夢想計畫,而其他組員的任務則是「打槍她」,透過夢想檢測的方式,從他人的角度接收不同的想法,挖掘自己沒有看見的問題,讓整體的計畫能夠更完整、更具可行性,也可能從中發現方案的新方向。 上述的腦力激盪與實作練習,都幫助媽媽們用更新鮮有趣、更有邏輯架構重塑說故事的能力。課程最後,Ayu […]

「渣打女力創業獎」徵件正式起跑!聚焦微型創業,資金、專業輔導與強化社群支持三管齊下

秉持支持女性勇敢追夢的熱情,第二屆「渣打女力創業獎(Women in Entrepreneurship, WiE)」於 3 月 28 日起展開徵件!渣打國際商業銀行(以下稱「渣打銀行」)攜手勵馨基金會、Impact Hub Taipei 聚焦微型創業,延續「Powering Young People」的精神,啟動「渣打女力創業獎」,提供女性創業家更全面的資源挹注,輔以專屬的課程建立資源網絡,促進社會共融。 「金融機構更應帶頭推動經濟包容」 渣打銀行總經理韓德聖表示:「我們不僅僅是一家國際性金融機構,更致力推動經濟包容,讓每個人能在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的同時,也能從多元背景與廣泛的面向中獲益,一同促進社會進步。透過「渣打女力創業獎」,歡迎更多有志投入創業的女性企業家與我們同行。」   根據經濟部「2023 年中小企業白皮書」統計數據,目前有近 40% 的企業主為女性,因此「渣打女力創業獎」更著重在創業的過程中提供女性企業家助力,除了提供獎勵金,更希望在創業過程中透過渣打銀行的能力,挹注更多社會與企業資源,滿足女性企業家的需求。 渣打銀行公關暨行銷長江彗萍則藉由渣打銀行在全球推出「Futuremakers 公益計畫」,透過創造就業機會與協助弱勢青年就業雙管齊下,目標在 2030 年創造並維持 140,000 個穩定工作機會。在台灣,渣打銀行更進一步透過「渣打女力創業獎」,從資金、賦能、網絡連結等面向,提升女性企業家在應對創業過程的韌性。   此外,渣打銀行組織專業導師輔導資源,由員工擔任志工,與參賽企業家的需求進行專長配對。江彗萍也參與了第一屆志工導師的活動,在品牌行銷策略上,與企業夥伴討論如何透過異業合作增加品牌辨識度。」 台北市政府與勵馨基金會一同支持 共創女性友善工作環境 […]

第三屆白蘭媽媽夢想勇敢GO 徵件計畫開跑|這次,再為自己勇敢一次吧!

白蘭攜手 Impact Hub Taipei,打造一個媽媽的夢想孵化器計畫,提供客製化的培力課程、自我療癒活動以及導師諮詢等資源,幫助媽媽獲取追求夢想需要的技能,陪伴媽媽們踏上勇敢實現自我的旅程。 為落實公平、多元共融的承諾,聯合利華透過能發揮影響力的品牌「白蘭」,一起與消費者打破對女性與媽媽僵化的刻板印象與歧視,讓更多人看到女性的不同面貌。自2020年以來,透過「勇敢去GO 不怕垢」的全新品牌主張,立志成為媽媽最堅強的後盾、逐夢路上的陪伴者,攜手 Impact Hub Taipei,合力打造「MayB Lab 夢想實驗室」,與媽媽們共同追夢,推廣家務分工,還給媽媽應有的自我時間。   第三屆「白蘭媽媽夢想勇敢GO」計畫即日起正式開跑,徵求媽媽們的夢想提案,今年更邀請重視友善育兒與永續教育的兒福聯盟共同參與。根據兒福聯盟於今年 (2023)施作的「媽媽圓夢大調查」結果發現,近九成(87.5%)媽媽有想要完成的夢想,其中近半數(46.7%)受訪者有了孩子後沒有繼續堅持完成,最主要的原因(62.2%)是缺乏實踐夢想的資源!為鼓勵媽媽勇敢踏上實現自我價值的旅程,陪伴台灣走過半世紀,消費者熟悉的衣物與家庭清潔品牌「白蘭」與社會企業 Impact Hub Taipei 社會影響力製造所延續自2020 年啟動的「白蘭媽媽夢想勇敢GO」計畫,於 11 月 8 日(三)至 12 月 11 日,徵求媽媽們的夢想提案,並組成媽媽逐夢的強大應援團,透過系列團體課程,挹注與連結資源,助媽媽實踐自我、開創母職以外的斜槓人生。 許多媽媽為了家庭與孩子的成長而離開原本的工作,成為了全職媽媽。在角色的轉換上雖然富足,但有時心底卻仍覺得空虛,總覺得缺少了什麼,甚至遺失讓自己快樂的動力。 當了媽媽之後,時間飛逝,任何考量都以家人為優先,常常因為日復一日的家務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甚至是別人稱呼自己的方式也都變成了某某的媽媽。身邊的人好像漸漸忘記自己的名字,有時媽媽自己可能也快忘了自己是誰。 成為母親這件事似乎在本質上充滿矛盾,妳期待孩子的誕生、期待養育一個生命、期待在小孩成長茁壯以後可以好好飛翔;在養育過程之中,光是看著孩子的成長變化就感受無比幸福……但同時妳也懷念閒來無事的休閒時光、懷念在工作現場的自己、想念獨立自由的身分、想念自我仍屬於自己的狀態。 […]

保護衛士基金會 SAFEGUARD DEFENDERS:促進基本人權和法治保障,支持公民社會爭取權利

人權守護者:保護衛士基金會的起源 保護衛士基金會(Safeguard Defenders)是由瑞典人 Peter Dahlin 創立的小型人權非政府組織,前身為 Peter 在中國設立的一個低調基層組織 China Action。China Action 設立法律援助站,給那些因政治迫害而無法獲得法律幫助的人們,可惜在中國警方的調查下被迫關閉。沉潛一段時間的 Peter 於 2016 年重新啟動了這個非政府組織,幾年過後,台灣分部也接著成立,為他們在亞洲進行研究提供基地,並與在地駐點夥伴合作,包括教師、律師、當地獨立媒體及推廣和保護人權法治的公民社會組織,共同致力於提升在地公民社會和人權捍衛者的能力。 支持法治原則,積極傳播人權信息 保護衛士基金會是法治原則的主要倡導者,法治原則即為每個國家的公民都受到法律的約束,可是在一些國家,執政黨可能在涉及政府官員的利益上的議題時,為了達到國家的最佳利益而將自身凌駕於法律之上。這些都可能導致法律的濫用,繼而損害人民的生計,更使政治人物的權力無人監督。保護衛士基金會發表的許多文章都與此現象有關,支持與致力於保護人權相關運動,並積極傳播關於濫用人權的信息。例如:發表了一篇引起廣泛關注的文章,內容講述中國開始在海外設置秘密警察站,而保護衛士基金會堅決反對這種作法。 研究議題與政策,持續推動使命 保護衛士基金會的台北工作夥伴,大部分的工作時間都在研究與東亞有關的議題,收集資料並整理文章與公眾和政界人士分享,希望透過他們的工作實現兩個目標:第一,幫助公眾了解本國以外其他國家存在的人權問題;第二,鼓勵政策制定者向他國施加壓力,希望他們能更保障人權。儘管他們的團隊人數不多,但他們所做的工作對亞洲人民生活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期許日後能促使更多人看見保護衛士基金會的存在,重視亞洲所存在的人權問題。 和活絡友善的社群一齊為社會努力 台灣是保護衛士基金會在第一個亞洲辦事處,而台灣擁有開放的公民社會和鄰近威權國家的地便性,對於從事議題研究與倡議的保護衛士基金會來說,其自由度與包容的社會風氣,無疑是最佳的駐點選擇。他們選擇落腳於台北 NPO 聚落,聚落裡開放的辦公空間、公共區域,以及公用會議室、活動場地,還有友善熱情的經營團隊、與關注多元化議題的社群夥伴,都為小型組織提供充分的支持。期待與不同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共同為更好的社會努力! You also might like

一起創造共善的社會,卡地亞 2024 年靈思湧動女性創業家獎項開放申請!

2023 年卡地亞靈思湧動女性創業家獎(Cartier Women’s Initiative)頒獎典禮以「善的力量」(Forces for Good)為主題,於巴黎盛大展開,全球共有 32 名得獎者,同時 2024 年獎項也開放申請, 將於 2023 年 6 月 30 日下午 6 時(中歐夏令時間)截止受理! 根據 2022 年萬事達卡「女性創業指數」(Mastercard Index of Women Entrepreneurs)的統計,台灣女性創業力是亞洲第 1 名,而在全球 65 個經濟體中,台灣更躋身第 […]

在永續/社創領域中,專業是必要,但「整合」更重要!

年輕一輩的工作夥伴常常在思索,究竟需要具備怎樣的技能,才可以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 而許多年輕夥伴也面臨到當有人在問,你是在做哪方面工作時,如果無法快速以市場上已經定義的職位名詞來回答,就會顯得自己不夠專業。 然而在許多新興的產業中,許多工作的內容,甚至是對外的職稱是很難以一個簡單的名詞來定義的。 這些新興領域的工作內容到底需要怎樣的特質與技能呢? 除了取決於該領域的屬性外,當你仔細檢視這些職位工作內容的敘述,不難發現,它需要的是「整合」的能力。當你可以將各個不同利害關係人串連在一起,進而促使大家有共識地往同一個方向前行,一起發揮更大的影響力,這樣的能力才是未來在市場上會成功的原因。   我們來看看現今市場上需求量極大的「永續專員」、「ESG顧問管理師」或是在社會創新領域中工作的夥伴,除了要具備相關永續與社會創新領域的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如何透過跨部門的溝通,一起來檢視基準點、設定未來目標,執行達成目標的項目,最後再來檢驗產生的效益。 在上述工作執行的過程中,這個人不僅會遇到人資、財務、業務、營運、研發、生產以及品管等部門,更重要的是向上、向下、對內、對外的垂直與橫向溝通,你說他到底需要怎樣的技能? 除了顯而易見的「溝通能力」外,能夠將各方訊息「整合」,一起帶動這麼多部門的夥伴,進而達成預定的目標,我想這樣的能力,未來不管在哪裡都適用吧?   所以年輕的夥伴,尤其在新興領域工作的夥伴,千萬不要再認為自己沒有專業。當你在一個領域中努力深耕,發揮整合的專業,這些努力與貢獻,是會相對應回饋給你。另外當你在一個領域中不斷地建立弱連結(認識組織、人脈),最後你需要這些弱連結時,靠的也是整合。   因為只有能夠「整合」起這些弱連結,產生的力量才是真正龐大的。 You also might like

SDG 17|促進目標的夥伴關係

17.1 Strengthen domestic resource mobilization, including through international support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improve domestic capacity for tax and other revenue collection. 強化國內的資源動員,包含國際支援開發中國家,以促進其徵稅與廣納財源的能力。 17.2 Developed countries to implement fully their […]

Contact Us!

Sign up for our free global membership perks, incredible opportunities and monthly inspiring upd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