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 5|性別平等

5.1 End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all women and girls everywhere. 終結全球對於女性的性別歧視。 5.2 Eliminate all forms of violence against all women and girls in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pheres, […]

SDG 4|優質教育

4.1 By 2030, ensure that all girls and boys complete free, equitable and quality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leading to relevant and Goal-4 effective learning outcomes. 至 2030 年前,確保所有的孩童都可以公平地獲得完全免費且優質的初等和中等教育,以達成本目標中提及之學習成果。 4.2 […]

SDG 3|良好健康與福祉

3.1 By 2030, reduce the global maternal mortality ratio to less than 70 per 100,000 live births. 至 2030 年前,減低全球的難產死亡率至 0.07%(每 100,000 個胎兒中低於 70 個死亡)。 3.2 By 2030, end preventable […]

SDG 2|零飢餓

2.1 By 2030, end hunger and ensure access by all people, in particular the poor and people in vulnerable situations, including infants, to safe, nutritious and sufficient food all year […]

SDG 7|可負擔且乾淨的能源

7.1 By 2030, ensure universal access to affordable, reliable and modern energy services 到 2030 年前,確保大家都能普遍地獲得可負擔、穩定可靠的現代能源。 7.2 By 2030, increase substantially the share of renewable energy in the global energy […]

SDG 1|終結貧窮

1.1 By 2030, eradicate extreme poverty for all people everywhere, currently measured as people living on less than $1.25 a day. 至 2030 年前,終結各地的極端貧窮(目前極端貧窮線為 1.25 美元/日)。 1.2 By 2030, reduce […]

太古可口可樂 《這才是水逆》特展

太古可口可樂 《這才是水逆》特展 2022年12月起,太古可口可樂與 Impact Hub Taipei 聯手展出《這才是水逆》水資源線上特展,賦予「水逆」全新詮釋,邀請你打開感官重新解讀水逆的意義,一起來感受太陽系水逆與日常水滴逆行的水逆,各自所擴散的正向影響力。 大家常常聽到的水逆指的是星座運行的狀態,會對人的機運、思考等造成影響,特殊的情況往往讓大家誤認為是負面的改變,但其實星象運行也帶給了我們契機、轉機與新的體驗。台灣四季有雨但仍處於水資源短缺的困境中,讓水滴逆行的「水逆」正是克服危機的解方!我們該如何保留落在土地上的每滴水?又如何讓水逆行再利用,力挽狂瀾造就契機? 太古可口可樂從關注製程用水做起,再將努力延伸到在地社區,改善台灣偏遠山區用水難題,持續展開一系列的水逆作為。邀請大眾為環境累積好運,讓「水逆」無所不在。   通常談到星座的水逆,總會有不同星座的對應對策;關於水資源的水逆,我們同樣提供了不同星象的水逆解方! 水滴逆行的 4 種類型大公開,哪個適合你? 屬於火象星座的你: 熱情自信又有號召力,帶領大家做好水回收 https://youtu.be/y399CJ832Ec 屬於土象星座的你: 可靠踏實,找出節水省錢好辦法 https://youtu.be/7PUmNi54SYo 屬於風象星座的你: 充滿創意的好奇寶寶,最有趣的水回收方法靠你發想 https://youtu.be/a2mBkBKjeIk 屬於水象星座的你: 情感豐富又念舊,每滴水都是寶,一滴也不能浪費 https://youtu.be/WxIm0__82EQ 《這才是水逆》 水資源線上特展 2022年12月起,太古可口可樂與 Impact […]

為烽科技專訪:用科技解決問題,串起鐘錶與人的新連結

「我們所在做的事情就像在 『編織』,串接起鐘錶店、鐘錶師傅與顧客間的連結,所以便將公司取名為『 Weaven 為烽科技 』。」 為烽科技創辦人 蔡駿騵 JY 眼前這兩位二十多歲的青年,分別是為烽科技的創辦人 蔡駿騵 JY ,以及共同創辦人 張育豪 Roy。 從大學時期便展開的創業冒險 自大學時期開始, 身為鐘錶店二代的 JY 就已萌生創業的念頭,到不同的學校招募來自多樣背景的夥伴,從自家的鐘錶產業出發,秉持著「用科技解決問題」的精神,共同合作開發獨家專利商品「機械錶智慧收藏盒」,為機械錶進行機芯檢測與智慧上鍊,並結合手機顯示機械錶的檢測結果,功能齊全彷彿一位專屬錶匠。除此之外,大學時期的 JY 和夥伴們也積極地參加以創新創業為主軸的黑客松活動,瞭解創業過程中需要思考評估的面向。一同參與此次訪問的共同創辦人 Roy ,正是 JY 在大學時期志同道合的夥伴。 成功募資百萬,朝目標邁進 為烽科技自 2018 年創立,經過 3 […]

友邦行動日誌—巴拉圭點亮無窮希望計畫 × Domi 綠然|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還記得前兩篇友邦行動日誌,我們帶你一同環遊了「貝里斯」及「宏都拉斯」,除了看見不一樣的大眾消費習慣及零售產業發展生態,更見證創新商業模式的導入如何改善友邦的社會結構及落實永續價值。這篇友邦行動日誌將帶你到「巴拉圭」感受不同的震撼,讓你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光」帶給你的幸福感。 「啪——」燈重新亮起,這是 DOMI 團隊來到友邦巴拉圭後,更換的第 17 顆LED燈泡。 「奧爾梅多女士的房子是我們到達巴拉圭後參觀過的最簡陋的房子,一間小木屋裡面有豬、牛、雞、狗、貓和鴨子,家中的燈泡並不多,昏暗的屋內僅有3顆燈泡,當DOMI的夥伴協助換上新的 LED 燈泡之後,家中的角落瞬間被點亮,而奧爾梅多女士臉上重新掛著燦爛的笑容,向我們道謝!」—— DOMI 團隊夥伴分享。 對於巴拉圭多數的貧窮家庭來說,用電與照明是難以負擔的沈重開支。 「更換燈泡」在大部分臺灣家庭的認知中,就是個滿足照明需求的過程,就只是從「購買燈泡、拆封、裝上」三個簡單的步驟就能完成的生活瑣事,然而對於位在南美洲的巴拉圭來說,國家有超過兩成的人民處於極端貧窮狀態,而「用電與照明」是他們難以負擔的生活開支。 臺灣家庭進入夜晚後會開燈吃飯與閱讀,夏季期間會打開冷氣與電扇,冬季期間則是打開暖爐與電熱毯,「電」是多麼理所當然的存在。然而對於本身經濟條件較差的巴拉圭家庭來說,每月的電力使用量必須斤斤計較,換上省電LED燈泡這件事,對他們的生活來說可以有莫大改變,長者可以避免在黑暗中行走,從而降低跌倒受傷的風險;孩子們不用再在黑暗中寫作業,並藉由穩定的光源提升學習動力;家庭成員都能在看得清楚彼此的條件下互相陪伴、交流,因為更換了一顆燈泡,一個家庭的生活環境、經濟狀況皆可能因此而改善! 圖片:與 Domi 團隊合作的居民家中 深入友邦巴拉圭點亮貧窮家庭的生活,DOMI 團隊的感受與體驗。 DOMI綠然能源以協助巴拉圭在地企業數位帳單轉型,並將省下來的印刷成本開支用於裝設省電燈泡為切入點,讓當地弱勢家庭有機會獲得充足照明的權力,是DOMI綠然能源團隊由衷盼望的結果。在一次次深入社區與各個家庭受益戶分享計畫時,令團隊成員意外的是,當地社區居民的活動參與度比想像中還高,願意仔細聆聽計畫內容,並學習正確的用電與節電觀念,對於從臺灣飄洋過海來幫助他們的DOMI團隊都深深表示感謝! DOMI綠然能源不只接觸到貧窮家戶,更透過積極的與當地企業及金融機構合作,協助減少電子帳單和增加綠色能源使用,朝向更減碳或碳中和的方向前進,並提供企業評估其碳足跡。搭配電子化帳單的倡議推廣,持續擴大各界參與,幫助更多弱勢家庭能夠裝設省電燈泡上,以建立巴拉圭在地永續的「點亮無窮希望」模式。 圖片:Domi 團隊進入房舍換上省電燈泡 「啪——」一顆顆省電 LED 燈泡又亮了起來,照亮了巴拉圭家庭中的餐廳、臥室,這是來到巴拉圭後換的第 536 顆燈泡,此時的 「DOMI綠然能源」深知亮起的不只是光,還有巴拉圭每個家庭的笑容與希望! 「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

友邦行動日誌:貝里斯農業科技的國際推手 × 沃畝|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友邦行動日誌彷彿是一顆照向海外的望遠鏡,帶領大家透過商業及永續的視角深入了解臺灣友邦國家。最後一篇友邦行動日誌,除了帶你了解沃畝團隊如何透過推動蒲草吸管與光合菌技術應用,帶動貝里斯的農業種植環境及經濟發展,更以沃畝團隊的經驗與你分享跨國合作計畫,最重要也最關鍵的起手式——「如何連結當地利害關係人」。 國際合作計畫首要之務是和在地資源連結與建立人脈網絡。 在國際合作計畫中,極度需要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面對文化、習慣上相差甚遠的合作對象,產生摩擦的可能性也較大;加上如果未來出現合約糾紛,由於跨國合作的關係,於當地訴諸法律的流程通常會非常繁瑣;簡單來說,要能彼此互助、順利共事就是一門大學問!   沃畝團隊過去並沒有與友邦接觸的經驗,但他們深知在異鄉落地最需要的就是人脈,因此抵達貝里斯之後,透過國合會的協助拜會了我駐貝里斯大使館,大使館更協助其引薦貝里斯大學科學與技術學系師生,亦透過熟人牽線認識當地臺商夥伴,透過不辭辛勞地拜訪與面對面交流訪談中,逐步建立具有信任關係的在地人脈網絡!   當沃畝團隊想深入貝里斯南部地區進行土壤採樣時,發現貝里斯雖屬英語系國家,但大部分貝國南部居民仍以傳統的瑪雅語或西班牙語為主要語言,沃畝團隊中並沒有夥伴精通這兩種語言;且當地治安欠佳,許多私人土地皆因此雇用荷槍實彈的警衛,在語言不通的條件下,團隊夥伴若沒有當地人陪同將有可能發生無法預料的危險!沃畝團隊出訪的過程中,向貝里斯大學的一位教授提起此困難,該名教授因相當支持此計畫的緣故,決定隨著團隊一同前往南部進行訪談與調查。由此可見,當地的人脈資源支持,是會影響到沃畝團隊落實計畫的進程,因此「在地人脈連結」是國際合作最重要的一環! 圖片:沃畝團隊與我駐貝里斯使館共同參與獎學金聯誼會 如何理解貝里斯人對於自然環境保育的堅持,並找到最適切當地產業與經濟發展的創新商業模式? 於計畫前期田野調查的過程中,沃畝團隊發現貝里斯當地政府及居民皆很在乎自然環境的保育,與許多國家不同的是,貝里斯不會因為經濟發展的需求,以必要之惡的角度接受大量土地開發,他們會先思考如何讓環境保持原貌再談及未來收益,貝里斯居民知道土地與海洋是他們最寶貴的國家資產。   除了對環境永續資源利用的堅持,貝里斯人也極為在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這從當地旅宿業就可以察覺;許多在地的旅館提供優質的住宿品質與服務,卻不會想與知名訂房平台合作,因為比起接受平台的網路行銷與配單,他們更信賴人與人之間的交易,即使這會讓他們無法快速將收益最大化。   沃畝團隊與當地夥伴訪談時,就深切感受到當地政府雖然非常重視貝國的農業科技發展,並希望貝里斯除了發展最蓬勃的觀光產業之外,能夠於農產業上自給自足,甚至成為替貝國發展可賺取外匯的產業;然而他們也希望全球夥伴國家都能尊重貝國對自然資源的重視,在對等的模式下進行國際合作。因此,沃畝團隊藉由數次的拜會訪談,將在計畫中導入以環境為首要考量的創新農業科技技術,讓未來在協助貝國發展農業與經濟時,也能兼顧到環境的永續性!才能發展出永續的合作方案。 履行社會使命的同時,沃畝如何運用創新的技術優勢促成國際合作計畫? 沃畝團隊還沒前往貝里斯時,便做了許多前期研究調查,由於氣候條件與地廣人稀的優勢,使貝里斯非常適合發展農產業,然而由於當地居民缺乏土地開墾、天然化肥等技術與產品,導致土壤不夠豐沃而農產業產量尚無法滿足貝國的內需市場,因此沃畝團隊所開發的光合菌技術正好可以彌補當地土壤不豐沃的困境,而目前貝國政府也正積極推動農業微生物技術的發展,在提升產量的同時也能栽種出更優良的農產品。   沃畝秉持著「透過科學方法,運用專業能力去幫助不一樣的人!」的創立初衷,將光合菌技術與蒲草吸管帶到地球另一端的友邦貝里斯,期待於未來能夠協助解決貝國農產業的困境,以可負擔的農產品價格,來減少當地居民的生活負擔。訪談期間我們問起沃畝的社會使命,創辦人又仁分享:「我們試圖透過國際發展合作,以及運用臺灣創新的農業科技技術,避免其他國家如同臺灣在工業化時期時一樣,為求最大利益,不斷使用大量化學肥料無視地力需要恢復時間,挑戰土地負載力的極限,導致土壤變成不可逆的貧瘠狀態,為了讓貝里斯免於相同的環境苦果,或許這就是沃畝履行社會責任的一種方式!」 圖片:沃畝團隊送去貝里斯的蒲草吸管 「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Impact Frontier Lab」現正熱烈徵件中!徵件期限|即日起至11月12日(五)晚間00:00截止計畫詳情請見官方網站|iflab.tw

Contact Us!

Sign up for our free global membership perks, incredible opportunities and monthly inspiring upd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