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永續影響力|2021 Impact Talks #7|金元福包裝 × 新旺集瓷 × 華夏玻璃
30 September 2021 - Events

Impact Talks 影響力系列論壇 

經過動盪不安的 2020 年,2021 年要如何復甦將會是各行各業開始面臨的問題,「永續發展」的議題再度浮出檯面引起討論。在社會環境演變劇烈的現在,企業所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影響力將更加巨大,面對這樣的變化,企業要如何發揮品牌的使命及影響力?如何才能與供應鏈、合作夥伴或其他利益關係人達到共好?企業在實踐永續的經營上做了哪些決策?可能會遇到的風險及課題又有哪些?

Impact Hub Taipei 以此為精神發起 Impact Talks 影響力系列論壇,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家樂福文教基金會、CSR@天下合作,切入大眾日常所接觸的議題,邀請各領域企業,以不同產業別的角度分享各自的獨特見解,以及對局勢、市場的觀點,目標讓大眾更深入永續發展議題的討論,了解當前台灣社會各行各業的現況,以及如何透過 SDGs 協助解決我們當前所面臨的危機。

#7 傳產永續影響力

第七場的 Impact Talks 主題為「傳產永續影響力」,於9/23(四)​以線上論壇形式直播舉行,由蘇小真(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擔任主持人,邀請郭哲宏(金元福包裝企業營運事業處副總)​、許世鋼(新旺集瓷營運長)與廖冠傑(華夏玻璃集團執行長​)擔任與談嘉賓,分享作為不同的零售通路商,針對永續議題所付諸的實踐、途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後續的抉擇及未來展望。


金元福包裝「融合核心產業,創造塑膠循環再生」

身為生產規模位居亞洲第一的食品容器製造商,面對世界上7800萬噸的塑膠製品僅有14%能回收再利用的問題,金元福選擇從本身的核心業務出發,在生產端正式宣布加入全球再生能源倡議行動 RE100,產品端則致力於塑膠循環再生,期望達成閉鎖式循環,讓回收容器能再製成同類型的產品進行應用。

為創造塑膠循環再生,金元福與客戶合作,生產以回收寶特瓶製造的食品容器– Bottle box。此外,也在美國收集、整理回收產品,並在墨西哥成立清洗場,也預計在今年建立製造廠,成就閉鎖式循環的回收模式。更進一步地,金元福為回收塑膠盒打造自有品牌– AGAIN,替環境建立完善的回收體系,創造「從盒子到盒子」的循環經濟。

傳統產業在轉型的過程中,員工的恐懼會遠大於抗拒,進而對於轉型形成障礙。面對這項挑戰,金元福透過基層的「蒲公英小隊」和員工分享永續相關概念,從強化內部溝通著手,打造 bottom up 的轉型方式,強化轉型力道。郭哲宏副總認為,材質本身並無優劣之分,只要我們建立足夠完善的回收體系,便能創造永續環境。

新旺集瓷「深根在地,重建鶯歌瓷文化」

鶯歌為台灣陶瓷產業重鎮,更是世界少數匯集五大類陶瓷的產地,然而進口陶瓷在台灣的市佔率逐漸升高,鶯歌在地的產業鏈也隨之消失,當地更是超過半數的國中小學生對於陶瓷文化認識薄弱。面對鶯歌陶瓷文化的衰退,新旺集瓷致力於重建陶瓷文化,讓鶯歌陶瓷的代表性再度受到認同。

新旺集瓷首先從文化、創意、產業的方面切入,連續兩年舉辦文化季,找回鶯歌的製陶及產業傳承精神。接著著手地方創生,於2018年結合更多在地資源,舉辦「鶯歌陶日子」的活動,聯手在地店家、陶藝職人、導覽志工和觀光工廠等進行體驗課程及表演,傳遞陶瓷文化。最後新旺集瓷也創建「陶瓷產業青年會」,深入幼兒園推廣陶瓷文化,深根在地,讓鶯歌的未來世代能持續傳承。此外,為塑造品牌差異,帶動飲食文化,新旺集瓷替代表鶯歌文化的瓷器建立品牌–KOGA,從台灣菜色的需求出發,打造出屬於台灣人使用的瓷器。

新旺集瓷選擇從文化著手,是個相對艱辛的過程。在文化重建的路途上,難以即時得到反饋,一路上隨之而來的自我懷疑是轉型過程中最大的困境。面對挑戰,許世鋼營運長認為相信自己並堅持到底是最重要的解方,經過醞釀便能慢慢得到旁人的肯定,期待最終能讓鶯歌成為台灣觀光產業第一品牌。


華夏玻璃「關注趨勢發展,推動產業永續」

談及玻璃產業的永續發展,廖冠傑執行長將華夏玻璃的轉型行動系統地分為四個步驟–打造新品牌、建立新行銷模式、工廠數位轉型、永續經營,進而創造新的價值及動能來帶動產業成長。

首先,華夏玻璃由原先的 B2B 轉為 B2C,且依據合作夥伴的需求打造新產品,提供從設計、研發、製造、包裝到成品的服務,期待成為玻璃界的 total solution 2。第二步,華夏玻璃透過 youtube 及 podcast 的頻道結合不同議題進行品牌行銷,也藉由電商增加產品曝光度。接著,在工廠利用自動化設備及物聯網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更讓技術者參與經營,極大化每位員工的價值。最後,華夏玻璃也自行編製 ESG 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書,讓相關的利害關係人都能清楚相關成效。

與金元福相同,華夏玻璃在轉型過程中也遇到了員工面對改變的恐懼,但在這項挑戰上,華夏玻璃選擇用小規模的試營運來證實新方法的可行性,以實際的成果來消弭恐懼。在永續的道路上,華夏玻璃並沒有就此止步,期望在未來能減低製造過程中的耗能,也能找到有助於回收玻璃的方式,加以改變消費者的使用習慣,自不同的方向減少浪費。


強化溝通打造傳產永續

傳統產業面對社會變動,需要不斷地發想新方法加以應對,金元福、新旺集瓷以及華夏玻璃都發想了許多創新的營運模式,為傳產的永續發展而努力。面對眾人對於創新過程中而產生的恐懼或擔憂,三間產業代表也在不同的解方中,藉由溝通的強化及堅持來化解轉型過程的挑戰。

錯過直播請看這裡

延伸閱讀

金融永續影響力|2021 Impact Talks #10|美好金融 × 中信創投 × 合作金庫 × 國泰金控

Impact Talks 影響力系列論壇  經過動盪不安的 2020 年,2021 年要如何復甦將會是各行各業開始面臨的問題,「永續發展」的議題再度浮出檯面引起討論。在社會環境演變劇烈的現在,企業所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影響力將更加巨大,面對這樣的變化,企業要如何發揮品牌的使命及影響力?如何才能與供應鏈、合作夥伴或其他利益關係人達到共好?企業在實踐永續的經營上做了哪些決策?可能會遇到的風險及課題又有哪些? Impact Hub Taipei 以此為精神發起 Impact Talks 影響力系列論壇,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家樂福文教基金會、CSR@天下合作,切入大眾日常所接觸的議題,邀請各領域企業,以不同產業別的角度分享各自的獨特見解,以及對局勢、市場的觀點,目標讓大眾更深入永續發展議題的討論,了解當前台灣社會各行各業的現況,以及如何透過 SDGs 協助解決我們當前所面臨的危機。 #10 金融永續影響力 2021年10場的 Impact Talks 主題為「金融永續影響力」,於12/15(三)​在台北 NPO 聚落舉行,由蘇小真(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擔任主持人,邀請 Kurt Lin(美好金融 Good Finance 內容總監)​、邱明慧(中國信託創業投資資深業務副總​)、張聰益(合庫金控行政處處長暨合庫銀行行政管理部協理)與廖昶超(國泰金控企業永續委員會總幹事暨國泰人壽客戶關係促進部協理)擔任與談嘉賓,分享身在金融業中,針對永續議題所付諸的實踐、途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後續的抉擇及未來展望。   美好金融「以精美刊物作為媒介,致力傳遞金融知識」   我們所生活的今日是資本市場史上最活絡的年代,然而,在這個年代裡,台灣的市面上卻無法找到值得信任的金融資訊,加上金融知識的進入門檻高,較難理解,呈現形式上又多半枯燥乏味,使得台灣民眾的金融素養及知識遠遠落後於世界平均。   意識到這個問題的美好金融決定推出「大慶投顧雙月刊」,聚焦美好金融、企業家精神、理想生活、人文精神,與專題特報五大面向,透過吸睛的封面設計以及細緻的內容安排,破除大眾普遍認為金融知識皆艱澀難懂的刻板印象。美好金融堅持以實體刊物作為載體,讓受眾的注意力免於被數位平台中大量的訊息分散,更能專注於眼前的金融資訊,精準吸收。   想要在資深的組織裡重新定義新文化並不容易,即使將組織名稱由大慶證券更名為美好金融,過去積累的文化依然難以在短時間之內推動翻轉。Kurt認為,面對這樣的挑戰必須釐清組織的行動目標,並加以實踐,秉持「walk to talk」的精神,運用產品具象化新的文化,為組織創造改變。 中信創投「堅持耕耘文創領域,帶動影響力擴散」   中信創投一直以來重視 ESG 的實踐,在各個領域都能看見中信的努力,包含與鮮乳坊、配客嘉合作,支持對社會具有正面影響的行動,也創立中信特攻隊、中信育樂,扶持體育發展,更率先加入「碳核算金融聯盟」,盤查金融商品的碳排量。諸多針對永續的實踐行動,也讓中信創投拿下「2021台灣永續獎」八項大獎。   除了上述的各式行動,中信更在文創界耕耘了十年之久,中信創投文創投資中心持續投資台灣電影、音樂、文化展演活動,優秀作品像是《消失的情人節》、《陽光普照》等,都能看見中信創投的參與。在十年的累積下,中信在文創領域達到投資件數、金額皆為台灣第一,並期待能以自身的規模帶動同業在文創領域的影響力。   要將金融領域及永續發展兩者結合,邱明慧副總認為,剛開始的起步最為困難,一旦度過最艱難的起步,讓組織及各個利害關係人看見成果,就能為後續的推進帶來更大的動力。她相信,只要大家願意一同投入,必定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合作金庫「扶植體壇發展,鼓勵青年追夢」   身為公股銀行的合作金庫,在永續發展的議題上面也緊隨民營銀行的步伐,持續地為台灣的永續發展努力。2021年,合作金庫成立永續辦公室,處理與 SDGs 相關的事務,包含發行永續相關的債券、執行金融淨零碳排目標、扶植體壇青年圓夢等,為永續的多個面向進行努力。   其中,合作金庫以擔任體壇青年的夢想後盾為己任,投入資源進行建教合作,培植桌球、羽球以及棒球選手,也讓退役球員能轉作行員或顧問,除去青年投入體壇的後顧之憂。此外,合作金庫也透過舉辦國內各式盃賽以及兒童育樂營,向大眾推廣運動,更因此連續13年拿下體育推手獎的殊榮。 [...]

藝術季特別場|2021 Impact Talks #9|藝術生活

Impact Talks 影響力系列論壇  經過動盪不安的 2020 年,2021 年要如何復甦將會是各行各業開始面臨的問題,「永續發展」的議題再度浮出檯面引起討論。在社會環境演變劇烈的現在,企業所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影響力將更加巨大,面對這樣的變化,企業要如何發揮品牌的使命及影響力?如何才能與供應鏈、合作夥伴或其他利益關係人達到共好?企業在實踐永續的經營上做了哪些決策?可能會遇到的風險及課題又有哪些? Impact Hub Taipei 以此為精神發起 Impact Talks 影響力系列論壇,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家樂福文教基金會、CSR@天下合作,切入大眾日常所接觸的議題,邀請各領域企業,以不同產業別的角度分享各自的獨特見解,以及對局勢、市場的觀點,目標讓大眾更深入永續發展議題的討論,了解當前台灣社會各行各業的現況,以及如何透過 SDGs 協助解決我們當前所面臨的危機。 #9 藝術生活 這次 Impact Talks 結合家樂福文化藝術季,以「談永續」為內容,從大眾日常接觸及在乎的議題切入,以跨領域、跨世代的多元觀點,讓民眾認識永續。這次活動我們規劃「品嘉-飲食、藝嘉-藝術」兩大主題,邀請與嘉義相關的團隊,分享跨領域的經驗、並用最接地氣的生活化語言,讓大家「看見不一樣的嘉義」。由于國華(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所所長)擔任主持人,邀請江明赫(萬國戲院重建發起人)​​、葉哲岳(台灣田野學校工頭)​與冠佑(美秀集團鍵盤手)擔任與談嘉賓,分享身為藝術工作者,如何看見並玩出嘉義的特色,為自己的故鄉盡一份力。 萬國戲院「創造大林特色,行銷地方」 過往嘉義大林以色情產業著名,但隨著時代演變,該文化逐漸沒落,大林的特色也隨之消失,人口外流,使得城鎮的發展機會日漸薄弱。以大林為家江明赫,秉持著為家鄉創造機會的初心,因而發起萬國戲院重建,希望透過戲院,讓大眾重新看見大林的特別之處。 不僅是讓萬國戲院以嶄新的樣貌再度營運,江明赫更積極地對外尋求曝光機會,像是讓戲院作為拍片場地、舉辦各種對外活動、串聯周邊舉辦小旅行等,讓更多人看見萬國戲院,更讓大眾重新認識大林、走進大林。然而,回鄉的過程必定曾遭遇阻礙,面對問題,江明赫選擇著眼於一路上得之不易的機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不能停下腳步的信念,也因此更有勇氣解決接連而來的挑戰。 談到10年後萬國戲院能夠為嘉義帶來的事情,江明赫爽朗地回應,會試圖想像未來更多的年輕人回鄉時,可能遇到甚麼樣的問題,先盡力就這些問題做解決,希望萬國戲院能成為讓年輕人回「嘉」的一個據點。 台灣田野學校「10個有種,勇敢回鄉」 台灣田野學校扎根在嘉義舊監宿舍群,為全台唯一留存的日治時期監獄重新注入新生命,在此打造獄政博物館,舉辦活動、展演,訴說過往留下的故事,讓嘉義的木造舊監獄以不同於以往的姿態呈現,重新復甦。 田野學校的工頭葉哲岳認為,連結的前提是要相信自己是獨一無二的種子,更要「有種」。有種使命,堅持為台灣傳遞自己的文化;有種燃燒,在燃燒身心靈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有種能量,透過全台遊走,找到屬於台灣的特色;有種落地,選擇嘉義作為據點;有種深根,在這裡一磚一瓦,重新打造新的生活方式;有種群聚,聚集更多的人完成目標;有種生態,經由群聚改變生態,在行動之中凝聚共識;有種生活,創造屬於台灣的生活模式;有種挑戰,從原先的宿舍群擴展到監獄區;有種回家,回到自己的家鄉,深根家鄉。10個有種,葉哲岳清楚地描述了台灣田野學校回「嘉」的歷程,也鼓勵想要返鄉的青年,勇敢回家。 未來,台灣田野學校希望發揚現在聚焦的核心領域,讓舊監獄能夠成為連結台灣和亞洲的司法教育、地方創生的基地,期待大家能夠在這裡重新找到熱情以及自信。 美秀集團「用心生活,回饋在地」 離開嘉義持續發展的美秀集團,在走出家鄉後,發現了更多屬於嘉藝的特色,透過離鄉後的發現,在創作之中加入來自故鄉的元素,並就這些元素加以修正,成為大家喜歡的樣貌,將其自信地、真實地傳遞出去。 冠佑相信,文化就是生活的累積,每一件小事都是生活,也都能成為其他國家的國際文化。如同我們視拉麵為日本文化,之於我們就像是日常生活的雞肉飯,對外國朋友來說,也能是國際文化的一種展現。只要用心過好我們的生活、感受我們的生活,就能把文化向外傳遞。因此美秀集團認真地看待每一件現在正在做的事情,用心感受,期待在用心之中,讓更多人看見嘉義,看見台灣。 想像未來10年,冠佑希望能以美秀集團的名字舉辦活動,並遙想也許自己能站在議員的角色,串連進來嘉義的各種資源,希望10年後,美秀集團能讓嘉義成為一個藝文的發展重點,注入更多藝文能量。 認真回嘉玩藝術 三位在不同的藝術領域為嘉義努力的代表,同樣都對嘉義秉持著深刻的情感,過程中也許曾面臨焦慮以及沮喪,但因為心中對於家有著深厚的情感與寄望,也都能看見他們為了家鄉的發展而勇敢堅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