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行動日誌:宏都拉斯的精品咖啡再升級 × 傑恩咖啡|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上一篇友邦行動日誌「打造零售產業的全新樣貌 × 凌網科技」,我們瞭解到援外行動需要相互理解,並克服「文化」、「思考」與「習慣」上的差異,才能讓行動落地與發揮影響力!這一次將透過傑恩咖啡前往宏都拉斯的出訪紀錄,帶大家來瞭解「影響力如何從產地出發,改變整體咖啡產業結構及提升經濟價值!」 不僅限於短期的服務行動,也不只著力於當地缺乏的東西,「傑恩咖啡」在乎的是創造產業的永續價值,並打破結構性的貧困循環。 假設今天你是咖啡貿易商,除了利潤,還有什麼是你更看重的價值呢?從合理的經濟利潤角度出發,都知道壓低成本才能獲取最大利益,出比市售價格更高的價錢,這無疑是一筆不划算的買賣!然而,隨著永續消費的意識抬頭,大眾關心的不只是價格,而是價值!當貿易商採購小農咖啡豆時,更應該從咖啡豆本身的品質進行合理定價,不僅符合消費者的品味需求,也為小農改善收入,成為脫貧與生存的永續發展機會;但到底該如何協助資源相較匱乏的小農提升種豆品質呢? 傑恩咖啡團隊本次投入宏都拉斯的國際援助行動,就是要突破宏國咖啡小農的生產與銷售困境,並非只是一次性的短期服務行動,他們將自己定位為國際援助工作者,重視咖啡小農家戶的「永續生產與價值」!透過傑恩咖啡本身在世界咖啡賽事的專業及得獎經驗,致力於提升宏都拉斯小農的咖啡生豆品質,並建構高品質咖啡生豆的貿易供需網絡,以增加宏國咖啡生豆於市場的經濟價值,突破當地咖啡小農家戶結構性的貧困循環! 打破經濟發展困境的關鍵在於「教人如何釣魚而非直接給魚」,並從教人釣魚的過程中,發現援外行動的永續價值及社會影響力! 傑恩咖啡團隊堅信,只有與當地利害關係人建立深度連結,才能瞭解在地的咖啡產業結構,並創造永續發展的經濟價值,否則行動方案永遠只會停留在「直接給魚而非教人如何釣魚」的階段。宏都拉斯的咖啡產量是中美地區之冠,約佔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五成比例,但與其他咖啡產地國相比,宏都拉斯咖啡的印象以「小農」為主要特色,相較其他國家的火山咖啡,藝妓咖啡等行銷主軸,缺乏展現品牌價值的國際能見度,其次宏國小農咖啡受限於品質控管及採購機制不夠成熟完善,近年來咖啡銷售價格仍有大幅成長空間。 因此,傑恩咖啡團隊導入「Just Go Origin 從產地起跑計畫」,提供當地咖啡合作社品管設備及檢測技術的培訓課程,透過課程協助宏國咖啡小農,紀錄、檢測及把關其咖啡生豆的種植品質。而訓練課程也特別保留女性咖啡小農的參與名額,藉此增加宏國女性的受僱率,提供女性經濟自主獨立的機會,以改善當地男女就業率失衡,及女性社經地位偏低的社會發展現況。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一直在「給予」,但其實同時也是「得到」,並於合作關係中塑造出一個良善的循環,以撼動既有的產業體系。 傑恩咖啡的創辦人王詩如不僅是 2013 年臺灣烘豆大賽冠軍,更是 2011 年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舉辦之年度烘豆師大賽的亞軍得主,她深知咖啡賽事對品質的高標準,每年為在咖啡賽事中取得佳績為臺灣爭光,會採購數量可觀的咖啡生豆,而為了促成宏國咖啡產業的良性循環,透過導入咖啡行動實驗室的品質培訓與控管,宏國在地咖啡小農可獲得競賽豆保證採購合約,讓影響力從宏都拉斯產地開始發酵! 臺灣咖啡市場在各大超商及 Cama Cafe、路易莎咖啡與星巴克等連鎖咖啡品牌的帶動下掀起了「全民咖啡」的熱潮,而隨著精品咖啡的需求不斷增加,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咖啡豆的風味與產地,也讓咖啡市場更趨於成熟蓬勃;臺灣咖啡師近年更是積極參加國際咖啡賽事,並年年獲得亮眼成績,而臺灣的咖啡產量有限,因此對於臺灣來說,透過技術與經驗的輔導海外咖啡小農,協助友邦咖啡產業發展,滿足國內日益龐大的咖啡市場需求,絕對是多贏的最佳做法! 圖片:世界烘豆師大賽亞軍指導咖啡實驗室的杯測課程 「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Impact Frontier Lab」現正熱烈徵件中!徵件期限|即日起至11月12日(五)晚間00:00截止計畫詳情請見官方網站|iflab.tw
友邦行動日誌:打造零售產業的全新樣貌 × 凌網科技|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影響力先行者計畫(Impact Frontier Lab, IF Lab)為 Impact Hub Taipei 協助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擴大臺灣政府開發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能量的跨域組織加速器,以協助友邦達到 2030 年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計畫邀請臺灣企業共同發揮創意,結合創新科技與服務,直接參與臺灣援外工作,發掘海外永續商機! 經過 2021 年一系列的加速培力課程及 2022 年初的激烈決審評比,最終選出四組先鋒團隊!各團隊於今年上半年的歲月裡,馬不停蹄的為援外落地行動做足了準備,近日也已陸陸續續前往友邦國家實踐計畫,「凌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爲影響力先行者第一個前往友邦的先鋒團隊,讓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日誌紀錄了哪些他們的援外行動吧! 出訪友邦迎面而來的文化、思考模式與習慣差異,突破原本計畫的地域限制,帶給凌網團隊不一樣的考驗與收穫! 在臺灣,凡事講求效率與整合,尤其在公司營運管理面向上,總是不斷追求流程優化與系統串連介接,我們已經習慣仰賴科技、數位、機器來達到商業利潤極大化的成果,但並非所有國家的社會文化,都有著同樣的習慣與思考模式。在習慣與思考模式的差異之下,看見兩國背後文化的不同,貝里斯消費者習慣以自身的需求作為優先考量,當凌網團隊面臨到這樣的情況時,才發現原本預想在營運管理系統設置的商品販賣單位,並不適用於貝里斯消費著的購買習慣及消費文化。 貝里斯消費者的購買習慣與我們大不相同!好比一包起司片有 10 片,臺灣人已經習慣了以幾包作為購買數量的單位,而在貝里斯因為人民經濟條件及消費者的需求,超市會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最優先宗旨,因此一包起司片也可以拆成單片分售。臺灣超市為追求利潤極大化,而將商品組成一個套組販賣,也形塑了臺灣消費者的購買習慣;但貝里斯超市則追求全力滿足消費者需求,因此商品拆開販賣對他們來說早已司空見慣! […]
在社會新創組織工作的生存之道(二)
在上一篇中,我們提及了進入社會新創組織前要做的功課,還有進入這樣的組織必備的生存之道。這一篇,我們將分享讓許多人覺得「苦手」的事,在社會新創組織中,要如何離職? 當你進到社會新創組織一段時間,發現自己仍然不太適應,或是你認為人生有下一個目標在追尋。在你經過許多天人交戰的思考後,決定要離開展開下一段旅程前,請記得好好參考以下幾點。 一、請先與直屬主管談談 先找直屬主管說明自身的想法,並告知你已有轉換跑道的打算。這一步可能會有點難以啟齒,但是請你先讓彼此雙方都有一個底,也好展開後續要離職的程序。 二、請思考如何降低對組織的衝擊 如同上一篇文章所述,在社會新創組織內,由於組織規模較小,每一位夥伴都相當重要,因此當你決定要離職,請先思考要如何降低對組織的衝擊。以下 3 點是很重要的參考方向: 1. 請給予內部足夠時間進行交接安排 離職不是拍拍屁股馬上走人!尤其在社會新創領域中工作,你的任務複雜度本來就會牽涉到比較多的利害關係人,當你的職位越高,跨領域合作的機會也越多,需要進行的內部與外部溝通環節也會更趨複雜。因此請要預估多一點的時間來進行交接。你的直屬主管也必須要有多一點的時間來跟外部進行溝通。 2. 撰寫完整的交接計畫 有些夥伴認為,「交接」是只要把自身工作任務分給組織內其他夥伴,或是簡單地用 Google 雲端,建立好資料夾,再把相關文件檔案一個一個上傳進去就好。真正的交接是不僅要把該傳承下去的文件、檔案與相關資訊都整理好,更需要的是將手邊每一項未完成的事務,清楚交代進度到哪裡,有哪些利害關係人,有哪些 SOP,如此才是完整的交接。一個好的交接計畫,除了是對團隊展現「負責任」的態度,其實也是重新檢視自己過去工作成果的一個最佳機會! 3. 安定Team Member 當有革命情感的夥伴要離開,是每一個組織的痛,尤其在社會新創,這樣的離開更顯得不捨。因此如果你擔任的是帶人的主管職,請額外要記得在適當的時機點,向你的 team member 說明,讓他們的心可以安定。 三、好好寫一封離職信 最後,在與直屬主管討論清楚最後的離職日時,請記得還是要發一封正式的離職信件給組織內負責 HR 的夥伴。這一封離職信不需要文情並茂,也不必硬寫太多理由(請相信真誠的說明就會被感受到),簡單且符合職場禮儀的離職信件,表達要離職的意向,以及交代交接的狀況即可。 四、最後請真誠表達感謝、與好好說再見 這個階段,除了可以回顧在社會新創組織的歷程外,每一份工作中一定都有學習成長、與值得感謝之處,請記得「好好說再見」!即使跨領域到不同產業,希望追尋新的工作機會,公司 […]
在社會新創組織工作的生存之道(一)
社會新創組織適合你嗎?社會新鮮人需要什麼樣的能力才能加入呢?未來職涯發展又是如何? 近年來,有許多社會新鮮人在找尋工作時,不僅會重視公司的商業模式是否符合永續概念(兼顧「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另一方面則希望自己未來的職務,可以促進對社會的改變。因此有人會選擇不一樣的職涯路徑,到社會新創組織(社會企業、NPO、NGO)工作! 然而,往往也有許多人,在進入該領域後,才發現原來滿腔熱血的衝勁是敵不過本質上的水土不服。因此,這篇文章要來跟大家分享,究竟在進入社會新創組織前,我們要先做哪一些功課?還有在這樣的領域中一些生存的小撇步。 首先,我們就先從一般企業與社會新創組織本質上來進行分析。 Edit 組織 一般企業 社會新創組織 運作制度 科層制度 制度化程度高 扁平化 / 矩陣型組織 制度化程度弱 氛圍 嚴謹、按部就班 彈性、自由 工作節奏 執行計畫內的事 變化大、速度快 個人工作複雜度 分工細緻 工作內容較單一、直線 面對利害關係人較單純 多工作業 從零到一、跨領域 面對利害關係人數眾多 工作資源 多、後勤充足 […]
第一屆「保誠創新智造所」決選結果出爐! 5組青創力讓健康、財務與社會行動更多元、創新想法更落地!
第一屆「保誠創新智造所」決選結果出爐! 由保誠人壽與 Impact Hub Taipei 共同推動的「保誠創新智造所 Innovation for Wellbeing」第一屆決賽暨頒獎典禮於 4 月 23、24 日在政大公企中心舉行。在歷經兩階段、共計超過 40 小時的黑客松、邀請知名產、學界領袖進行主題演講與工作坊,評審團最終遴選出5組團隊,並由「InterWellness 為你而思」奪下首獎「創新未來獎」。得獎團隊除了可獲得保誠人壽提供總計新台幣達 30 萬元的獎助金並進入 Impact Hub Taipei 育成孵化階段外,同時還能專享與多元職能的專家諮詢、互動交流等多項獨特機會。憑藉「育成計畫」與「企業導入」雙管齊下,保誠人壽期望透過企業內部專家分享實戰經驗與外部業師團隊的專業指導,讓年輕團隊的創新想法在孵化過程中更能落地實踐、並提高商業化的可能性,充分展現保誠人壽對於青年為社區創新的重視與關注! 保誠人壽總經理王慰慈表示:「這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且社會大眾極欲尋求健康與福祉的時代,唯有透過大膽地想像、縝密的計畫才能真正地解決在健康、財務與社會等層面的痛點,發揮影響力!作為一家與時俱進的百年跨國企業,我們深信持續創新,可以成就更多人們的健康與福祉,因此我們很高興能與年輕學子們展開對話,在追求創新的道路上,一同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40小時黑客松催生影響力提案 「保誠創新智造所 Innovation for […]
中小企業還沒佈局 ESG?恐步入衰退一途
社會新創組織適合你嗎?社會新鮮人需要什麼樣的能力才能加入呢?未來職涯發展又是如何? 近年來,有許多社會新鮮人在找尋工作時,不僅會重視公司的商業模式是否符合永續概念(兼顧「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另一方面則希望自己未來的職務,可以促進對社會的改變。因此有人會選擇不一樣的職涯路徑,到社會新創組織(社會企業、NPO、NGO)工作! 然而,往往也有許多人,在進入該領域後,才發現原來滿腔熱血的衝勁是敵不過本質上的水土不服。因此,這篇文章要來跟大家分享,究竟在進入社會新創組織前,我們要先做哪一些功課?還有在這樣的領域中一些生存的小撇步。 首先,我們就先從一般企業與社會新創組織本質上來進行分析。 Edit 組織 一般企業 社會新創組織 運作制度 科層制度制度化程度高 扁平化 / 矩陣型組織制度化程度弱 氛圍 嚴謹、按部就班 彈性、自由 工作節奏 […]
美國國際民主協會 NDI 台北辦事處專訪:在民主的路上並肩前行
「Working for democracy and making democracy work!」「我們為民主國家而奮鬥,我們的目標是讓民主可以實際在不同的地方運作」 NDI 是一個國際性組織,以推動地方民主為職責,積極在各地為民主社會而努力,在不同的國家皆有推行民主的據點,重視不同國家間的同儕學習,舉辦定期會議分享彼此的工作內容以及經驗,在亞洲已有 9 個辦事處,而台北辦事處於 2021 年 3 月成立,短短半年已取得了立法院開放國會的計畫,未來更多與立法院合作的行動方案也同步進行當中! 從生活中提倡民主 年度三大計劃的落地與執行 「民主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個高級理念,NDI 讓民主真正地在各國落地深根,讓社會大眾能從日常生活中實踐。」在一系列計畫中擔任導師的角色,並制定出年度三大企畫,從「青年參與」讓青年有更多參與議題的機會,用行動支持想法,到「開放國會」讓公民能實際參與國會運作,政策更加透明化,最後是「打擊假消息」讓人民不受假訊息影響,能擁有思辨訊息的能力。 輸出台灣民主的成功經驗 NDI 台北辦事處駐地總監 Alfred 提到,台灣像是一場成功的大型社會實驗,民主經驗為亞洲數一數二的豐富,從性別平權到少數族群,每個議題背後都有蓬勃的社群團體支持,NDI 希望讓國際看見台灣發展民主的成功模板,是如何利用透明的公民團體推進討論,進一步達成組織間的共識,再一同引起大眾的共鳴。 「在全球因疫情及政治因素而動蕩不安時,台灣反而能基於民意並迅速做出反應及行動,才能成功控制住病毒的擴散,這樣民主推進的過程在亞洲國家中是相當少見的」Alfred 和我們分享他的觀察,並表示 NDI […]
國合會發起全臺第一個創新援外行動加速器, 「影響力先行者計畫Impact Frontier Lab」計畫正式開跑!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國合會)自 2018 年起積極與國內企業合作,成功發展新形態國際合作模式,今年國合會更攜手 Impact Hub Taipei 打造全臺灣第一個創新援外行動加速器「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Impact Frontier Lab」,計畫將成為臺灣組織或企業與友邦的合作橋樑,透過國內組織或企業的創新行動發想,為友邦的需求與困境點亮漫漫前路,最終具有發展潛力的組織或企業,將獲得國合會獎勵補助並代表臺灣前往友邦實踐創新計畫,引領友邦開拓永續發展的藍圖! 公、私部門協力合作,持續為臺灣輸出影響力 國合會長期以來扮演臺灣與夥伴國家間國際發展合作的平台角色,並致力推動與國內公私部門的合作,以公、私夥伴關係策略,邀請我國民眾成為援外合作夥伴之一,以擴大援外網絡與支持,讓世界有機會看見臺灣援外服務能量! 因此今年「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Impact Frontier Lab 」,打造為期一年的加速培力模組,陪伴臺灣民間組織或企業以三階段的培訓共創援外永續行動,透過實務工作坊、跨國共創實驗室以及資深國際合作領域專家指引,將啟發更多優秀的臺灣在地組織或企業前進友邦,成為我國創新援外行動的先行者!此次計畫更首創「跨國共創實驗室」讓臺灣組織或企業,有機會線上與友邦組織或專家交流,以友邦需求為核心出發,逐步調整創新行動方案,使得我國於疫情期間也能持續輸出援外的影響力。 以暖意為光照亮友邦,踏實外交讓臺灣與世界並行 計畫將聚焦於目前臺灣最多友邦的地區-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並針對「經濟發展永續」、「科技教育永續」、「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及「鄉村與農業發展永續 」四大永續主軸,廣邀臺灣相關產業領域的在地組織或企業,提出創新的國際合作方案!透過「以人為本」的援外核心價值,看見與同理友邦需求與困境,以暖意為光照亮友邦! 同時本次計畫也由外交部擔任指導單位,讓影響力先行者計畫更有機會廣邀各產業界優秀的組織或企業,成為我國援外先行者。並期盼未來有更多我國民眾能夠「看見友邦」,一同參與實踐國際合作發展行動,以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為初心,讓臺灣有機會輸出創新的影響力,以援外行動串連國際的永續潮流,豐富我國多元的國際社會參與,讓臺灣與世界並行! https://youtu.be/My_OpbIu4-s 「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Impact Frontier Lab」現正熱烈徵件中!徵件期限|即日起至11月12日(五)晚間00:00截止計畫詳情請見官方網站|iflab.tw
為愛站出來 Stand by U|Impact Hub Taipei 與聯合利華一同宣導多元共融
平等、多元共融已是全球趨勢,更是企業永續發展的新顯學。致力推動「多元共融」(Diversity & Inclusion,簡稱 D&I)的全球日消巨擘聯合利華在第19屆台灣同志遊行前,擴大支持規模,首次與15大通路打造UTeam陣容,祭出「聯合利華彩虹月」優惠,邀請消費者即日起,購買聯合利華旗下指定品牌任兩件商品即可上網登錄,有機會獲得由彩虹友善品牌 金普頓大安酒店、CiPU 喜舖、STYLEi 等提供之總價值近30萬台幣的彩虹好禮。 此外,聯合利華旗下品牌凡士林更於全台屈臣氏門市獨家推出彩虹版凡士林修護凝膠1+2經典超值組,活動期間,凡於屈臣氏消費滿$388或購買彩虹版凡士林修護凝膠1+2經典超值組,聯合利華與屈臣氏將相對提撥捐款予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作為多元共融教育推廣基金。長期合作夥伴 Impact Hub Taipei(社會影響力製造所)也透過視覺設計、線上議題倡議等形式與聯合利華一同宣導多元共融的重要性。 平權路上不缺席連年支持同志遊行 聯合利華長年推動多元共融的價值,不僅將建立幸福職場視為企業目標,更從福利制度、企業文化到品牌倡議,多面向發揮影響力,促進更平等、多元與共融的社會。聯合利華永續發展暨企業傳播事務資深經理尤慈霞表示,「性別平等、發揮女力」,「積極賦能支持少數族群」以及「打破刻板印象去標籤化」是聯合利華推動多元共融的三大重點。目前台灣聯合利華女性經理人達60%,高於全球。在力挺少數族群方面,如LGBTQ+,每年全球的彩虹月(6月),聯合利華各地辦公室都會在當地舉辦相關的支持活動,在台灣,早在同性婚姻專法實施前,聯合利華已率先將福利擴大至同性伴侶及收養家庭,並以內部分享及培訓等營造友善的職場環境與文化,更連年參與10月底舉行的同志大遊行。 聯合利華與15大通路組 UTeam 鼓勵「為愛站出來Stand by U」 為歡慶今年台灣彩虹驕傲月的到來,三度挺身支持平權的聯合利華超前佈署,與15大通路夥伴共組UTeam推出6大亮點的「聯合利華彩虹月」優惠,邀請消費者一同為愛站出來Stand by U。 亮點一:邀請 Impact Hub Taipei 精心設計聯合利華 8 色彩虹以創意創造影響力 致力推廣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Impact Hub […]
如何達成「公私部門協力(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Impact Hub Taipei 不藏私報乎你知!(下)
前兩篇我們從「品牌/全球品牌 (Brand / Global Brand)」、「社會文化資本的有效鏈結(Linkage to Similar Socio-cultural Context)」、「相同目的與利益 (Common Purpose and Interest)」、「商業/公共服務創新(Business / Public Service Innovation)」以及「關鍵利害關係人(Key Stakeholders)」五個面向來探究公私部門協力的成功因子,最後一篇,我們將反思在這樣公私協力的過程中,我們到底學習到了什麼? 以及未來的挑戰。 第一個跟大家分享的學習是社會創新組織,要「找出組織的優勢與不可取代性,並善加利用。(Find out strength and niche, and make good u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