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行動日誌:宏都拉斯的精品咖啡再升級 × 傑恩咖啡|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上一篇友邦行動日誌「打造零售產業的全新樣貌 × 凌網科技」,我們瞭解到援外行動需要相互理解,並克服「文化」、「思考」與「習慣」上的差異,才能讓行動落地與發揮影響力!這一次將透過傑恩咖啡前往宏都拉斯的出訪紀錄,帶大家來瞭解「影響力如何從產地出發,改變整體咖啡產業結構及提升經濟價值!」 不僅限於短期的服務行動,也不只著力於當地缺乏的東西,「傑恩咖啡」在乎的是創造產業的永續價值,並打破結構性的貧困循環。 假設今天你是咖啡貿易商,除了利潤,還有什麼是你更看重的價值呢?從合理的經濟利潤角度出發,都知道壓低成本才能獲取最大利益,出比市售價格更高的價錢,這無疑是一筆不划算的買賣!然而,隨著永續消費的意識抬頭,大眾關心的不只是價格,而是價值!當貿易商採購小農咖啡豆時,更應該從咖啡豆本身的品質進行合理定價,不僅符合消費者的品味需求,也為小農改善收入,成為脫貧與生存的永續發展機會;但到底該如何協助資源相較匱乏的小農提升種豆品質呢? 傑恩咖啡團隊本次投入宏都拉斯的國際援助行動,就是要突破宏國咖啡小農的生產與銷售困境,並非只是一次性的短期服務行動,他們將自己定位為國際援助工作者,重視咖啡小農家戶的「永續生產與價值」!透過傑恩咖啡本身在世界咖啡賽事的專業及得獎經驗,致力於提升宏都拉斯小農的咖啡生豆品質,並建構高品質咖啡生豆的貿易供需網絡,以增加宏國咖啡生豆於市場的經濟價值,突破當地咖啡小農家戶結構性的貧困循環! 打破經濟發展困境的關鍵在於「教人如何釣魚而非直接給魚」,並從教人釣魚的過程中,發現援外行動的永續價值及社會影響力! 傑恩咖啡團隊堅信,只有與當地利害關係人建立深度連結,才能瞭解在地的咖啡產業結構,並創造永續發展的經濟價值,否則行動方案永遠只會停留在「直接給魚而非教人如何釣魚」的階段。宏都拉斯的咖啡產量是中美地區之冠,約佔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五成比例,但與其他咖啡產地國相比,宏都拉斯咖啡的印象以「小農」為主要特色,相較其他國家的火山咖啡,藝妓咖啡等行銷主軸,缺乏展現品牌價值的國際能見度,其次宏國小農咖啡受限於品質控管及採購機制不夠成熟完善,近年來咖啡銷售價格仍有大幅成長空間。 因此,傑恩咖啡團隊導入「Just Go Origin 從產地起跑計畫」,提供當地咖啡合作社品管設備及檢測技術的培訓課程,透過課程協助宏國咖啡小農,紀錄、檢測及把關其咖啡生豆的種植品質。而訓練課程也特別保留女性咖啡小農的參與名額,藉此增加宏國女性的受僱率,提供女性經濟自主獨立的機會,以改善當地男女就業率失衡,及女性社經地位偏低的社會發展現況。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一直在「給予」,但其實同時也是「得到」,並於合作關係中塑造出一個良善的循環,以撼動既有的產業體系。 傑恩咖啡的創辦人王詩如不僅是 2013 年臺灣烘豆大賽冠軍,更是 2011 年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舉辦之年度烘豆師大賽的亞軍得主,她深知咖啡賽事對品質的高標準,每年為在咖啡賽事中取得佳績為臺灣爭光,會採購數量可觀的咖啡生豆,而為了促成宏國咖啡產業的良性循環,透過導入咖啡行動實驗室的品質培訓與控管,宏國在地咖啡小農可獲得競賽豆保證採購合約,讓影響力從宏都拉斯產地開始發酵! 臺灣咖啡市場在各大超商及 Cama Cafe、路易莎咖啡與星巴克等連鎖咖啡品牌的帶動下掀起了「全民咖啡」的熱潮,而隨著精品咖啡的需求不斷增加,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咖啡豆的風味與產地,也讓咖啡市場更趨於成熟蓬勃;臺灣咖啡師近年更是積極參加國際咖啡賽事,並年年獲得亮眼成績,而臺灣的咖啡產量有限,因此對於臺灣來說,透過技術與經驗的輔導海外咖啡小農,協助友邦咖啡產業發展,滿足國內日益龐大的咖啡市場需求,絕對是多贏的最佳做法! 圖片:世界烘豆師大賽亞軍指導咖啡實驗室的杯測課程 「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Impact Frontier Lab」現正熱烈徵件中!徵件期限|即日起至11月12日(五)晚間00:00截止計畫詳情請見官方網站|iflab.tw
友邦行動日誌:打造零售產業的全新樣貌 × 凌網科技|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影響力先行者計畫(Impact Frontier Lab, IF Lab)為 Impact Hub Taipei 協助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擴大臺灣政府開發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能量的跨域組織加速器,以協助友邦達到 2030 年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計畫邀請臺灣企業共同發揮創意,結合創新科技與服務,直接參與臺灣援外工作,發掘海外永續商機! 經過 2021 年一系列的加速培力課程及 2022 年初的激烈決審評比,最終選出四組先鋒團隊!各團隊於今年上半年的歲月裡,馬不停蹄的為援外落地行動做足了準備,近日也已陸陸續續前往友邦國家實踐計畫,「凌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爲影響力先行者第一個前往友邦的先鋒團隊,讓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日誌紀錄了哪些他們的援外行動吧! 出訪友邦迎面而來的文化、思考模式與習慣差異,突破原本計畫的地域限制,帶給凌網團隊不一樣的考驗與收穫! 在臺灣,凡事講求效率與整合,尤其在公司營運管理面向上,總是不斷追求流程優化與系統串連介接,我們已經習慣仰賴科技、數位、機器來達到商業利潤極大化的成果,但並非所有國家的社會文化,都有著同樣的習慣與思考模式。在習慣與思考模式的差異之下,看見兩國背後文化的不同,貝里斯消費者習慣以自身的需求作為優先考量,當凌網團隊面臨到這樣的情況時,才發現原本預想在營運管理系統設置的商品販賣單位,並不適用於貝里斯消費著的購買習慣及消費文化。 貝里斯消費者的購買習慣與我們大不相同!好比一包起司片有 10 片,臺灣人已經習慣了以幾包作為購買數量的單位,而在貝里斯因為人民經濟條件及消費者的需求,超市會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最優先宗旨,因此一包起司片也可以拆成單片分售。臺灣超市為追求利潤極大化,而將商品組成一個套組販賣,也形塑了臺灣消費者的購買習慣;但貝里斯超市則追求全力滿足消費者需求,因此商品拆開販賣對他們來說早已司空見慣! […]
媽媽勇敢的模樣是最美的樣子|勇敢媽媽專訪|2021 媽媽夢想勇敢 GO
女性轉變成母親,不管是身體上歷經的疼痛,或是心理上需要的調適,都是沒有經歷的人所難以想像的;孩子的出生,是一份禮物也是責任的開始,對台灣的女性而言也許更是如此。每個人身邊都有幾位有著「媽媽」身份的人,你是否曾經問過身旁的「媽媽們」,除了小孩與家庭之外,他們自己的故事,以及他們的夢想是什麼呢? 白蘭與 Impact Hub Taipei 攜手打造「媽媽夢想勇敢GO」計畫,希望媽媽們可以將目光拉出一些回到自己身上,看見在母職外,自己的樣子;計畫徵求媽媽們的夢想提案,歷經 200 多個日子,陪伴 10 組媽媽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我們這次訪問到第二屆白蘭「媽媽夢想勇敢 GO」計畫的三位勇敢媽媽,從自己開始說起,聊聊她們對夢想的描繪與旅途。我們相信每位媽媽都有追夢的可能,讓我們一起看看三位媽媽們的勇敢故事吧! 「我希望成為孩子的 Role Model,讓他們看見媽媽在自己的領域裡發光發熱的樣子。」 —— 黃苡芳 苡芳的夢想是透過科技教育,培養更多能解決問題的設計師。身為一名使用者經驗設計師,苡芳言談間時時透露著她對設計的熱愛,而這份熱愛源自於設計工作帶給她的價值,是能夠 empower 他人並且創造影響力的工作。設計師的工作性質較不受時空限制,因此尚未成為母親前,苡芳夢想著帶上筆電,在世界各地自由自在地做設計工作;而成為母親之後,為了能有更多彈性時間照顧孩子,苡芳重新思考自己理想的工作型態,決定創業當老闆,將設計專業結合教育,從零到一打造「 UXY 線上課程培育計畫」。也因為有了孩子,苡芳開始思考夢想更多的可能性,除了希望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為孩子帶來正面影響之外,也希望能擴大自己對孩子的愛,協助弱勢的孩子,讓他們能藉由科技與設計走上國際。 然而兼顧事業與家庭,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苡芳的行事曆往往塞滿紅字,在這樣的高壓下,很多身邊的人開始勸她不如放棄吧,不要這麼勞累;但苡芳很清楚知道 UX 是她一生的志願,放棄從不是選項。苡芳堅定地説:「我非常享受做我喜歡的事情,所以不管怎樣我都會堅持下去。」在過程中要如何平衡自己身為母親的責任,是她在追夢路上還在持續在努力學習的。勇敢追求自己要做的事與身為母親,從來不是一道單選題。 在白蘭「媽媽夢想勇敢 […]
在社會新創組織工作的生存之道(二)
在上一篇中,我們提及了進入社會新創組織前要做的功課,還有進入這樣的組織必備的生存之道。這一篇,我們將分享讓許多人覺得「苦手」的事,在社會新創組織中,要如何離職? 當你進到社會新創組織一段時間,發現自己仍然不太適應,或是你認為人生有下一個目標在追尋。在你經過許多天人交戰的思考後,決定要離開展開下一段旅程前,請記得好好參考以下幾點。 一、請先與直屬主管談談 先找直屬主管說明自身的想法,並告知你已有轉換跑道的打算。這一步可能會有點難以啟齒,但是請你先讓彼此雙方都有一個底,也好展開後續要離職的程序。 二、請思考如何降低對組織的衝擊 如同上一篇文章所述,在社會新創組織內,由於組織規模較小,每一位夥伴都相當重要,因此當你決定要離職,請先思考要如何降低對組織的衝擊。以下 3 點是很重要的參考方向: 1. 請給予內部足夠時間進行交接安排 離職不是拍拍屁股馬上走人!尤其在社會新創領域中工作,你的任務複雜度本來就會牽涉到比較多的利害關係人,當你的職位越高,跨領域合作的機會也越多,需要進行的內部與外部溝通環節也會更趨複雜。因此請要預估多一點的時間來進行交接。你的直屬主管也必須要有多一點的時間來跟外部進行溝通。 2. 撰寫完整的交接計畫 有些夥伴認為,「交接」是只要把自身工作任務分給組織內其他夥伴,或是簡單地用 Google 雲端,建立好資料夾,再把相關文件檔案一個一個上傳進去就好。真正的交接是不僅要把該傳承下去的文件、檔案與相關資訊都整理好,更需要的是將手邊每一項未完成的事務,清楚交代進度到哪裡,有哪些利害關係人,有哪些 SOP,如此才是完整的交接。一個好的交接計畫,除了是對團隊展現「負責任」的態度,其實也是重新檢視自己過去工作成果的一個最佳機會! 3. 安定Team Member 當有革命情感的夥伴要離開,是每一個組織的痛,尤其在社會新創,這樣的離開更顯得不捨。因此如果你擔任的是帶人的主管職,請額外要記得在適當的時機點,向你的 team member 說明,讓他們的心可以安定。 三、好好寫一封離職信 最後,在與直屬主管討論清楚最後的離職日時,請記得還是要發一封正式的離職信件給組織內負責 HR 的夥伴。這一封離職信不需要文情並茂,也不必硬寫太多理由(請相信真誠的說明就會被感受到),簡單且符合職場禮儀的離職信件,表達要離職的意向,以及交代交接的狀況即可。 四、最後請真誠表達感謝、與好好說再見 這個階段,除了可以回顧在社會新創組織的歷程外,每一份工作中一定都有學習成長、與值得感謝之處,請記得「好好說再見」!即使跨領域到不同產業,希望追尋新的工作機會,公司 […]
在社會新創組織工作的生存之道(一)
社會新創組織適合你嗎?社會新鮮人需要什麼樣的能力才能加入呢?未來職涯發展又是如何? 近年來,有許多社會新鮮人在找尋工作時,不僅會重視公司的商業模式是否符合永續概念(兼顧「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另一方面則希望自己未來的職務,可以促進對社會的改變。因此有人會選擇不一樣的職涯路徑,到社會新創組織(社會企業、NPO、NGO)工作! 然而,往往也有許多人,在進入該領域後,才發現原來滿腔熱血的衝勁是敵不過本質上的水土不服。因此,這篇文章要來跟大家分享,究竟在進入社會新創組織前,我們要先做哪一些功課?還有在這樣的領域中一些生存的小撇步。 首先,我們就先從一般企業與社會新創組織本質上來進行分析。 Edit 組織 一般企業 社會新創組織 運作制度 科層制度 制度化程度高 扁平化 / 矩陣型組織 制度化程度弱 氛圍 嚴謹、按部就班 彈性、自由 工作節奏 執行計畫內的事 變化大、速度快 個人工作複雜度 分工細緻 工作內容較單一、直線 面對利害關係人較單純 多工作業 從零到一、跨領域 面對利害關係人數眾多 工作資源 多、後勤充足 […]
一路過關斬將,勇敢媽媽們的蛻變|成果發表會|2021 媽媽夢想勇敢 GO
白蘭與 Impact Hub Taipei 推出的「媽媽夢想勇敢 GO」活動,從 2021 年 11 月開始,橫跨至今年 4 月,歷經近 200 天的日子,透過三場 Brown Bags 培力課程與療癒活動,陪伴媽媽們一步一步往夢想邁進,並在 4 月底的母親節前夕一同迎來成果發表會。 媽媽們一早來到會場,開始精心布置自己的展區,將 200 天以來的心血展示給大家看,而會場也隨著媽媽們的到來,漸漸變得溫馨熱鬧起來!聯合利華行銷總監 Angela 也在發表會上勉勵媽媽們:「不論有沒有得獎,現場的每一位媽媽都已經很棒了。在推動更多元共榮的社會價值路上,媽媽們勇敢地實現自我,你們都做到了!」在參與計畫的日子當中,媽媽們將重心回歸到自己身上,敢於勇敢築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夢想媽媽們在台上光彩耀眼的樣子吧! Mo.食蔬:周瑞玉、林育慧 「我要肯定自己,加油!」 —— 周瑞玉 由單純天真的瑞玉媽媽與成穩理性的女兒育慧組成的團隊,兩位個性互補的母女一起追夢,致力於用創意料理推廣蔬食生活。瑞玉媽媽簡報時,忘我地向評審介紹自己開發出的料理,自信的神情溢於言表,是一位講到推廣蔬食就充滿幹勁的勇敢媽媽。 二寶媽的深夜裁縫:林淑芳 […]
第二屆白蘭「媽媽夢想勇敢Go」逐夢計畫得主出爐!以設計思考與繪畫實力獲評審青睞 讓媽媽的多元價值被看見
白蘭攜手社會企業 Impact Hub Taipei 助媽媽夢想團隊開啟逐夢之旅 母親節將至,家喻戶曉的衣物與家庭清潔領導品牌「白蘭」與社會企業 Impact Hub Taipei(社會影響力製造所)公布第二屆「媽媽夢想勇敢 Go」徵件計畫最終得主,由兩組媽媽的夢想提案計畫並列優勝,分別是黃苡芳的「UX 設計師媽媽啟蒙計畫」,以及張友欣的「屁屁超人與鼻屎俠誕生首部曲」,兩組計畫均獲評審一致肯定。主辦單位將繼續陪伴兩位得主跳脫框架、孵育夢想,同時落實白蘭支持多元共融的精神。也在母親節前夕,用真實的夢想經歷為所有勇敢的媽媽夢想家喝采! 已舉辦兩屆共募集近百件夢想的「媽媽夢想勇敢 GO」是全球消費用品大廠聯合利華旗下「白蘭」推出的夢想徵件計畫,第二屆入選的 10 組夢想媽媽團隊,歷經 200天的培力課程與療癒工作坊後,近日在成果發表會上分享夢想實踐進度,再由評審團評選出最終得主。聯合利華行銷總監蕭沂函談到計畫的初衷時表示:「陪伴消費者超過半世紀的白蘭觀察到,現代媽媽仍有被貼標籤的包袱,『媽媽就應該這樣那樣….』、『不像個當媽媽的?…』各類聲音都是加深母職的刻板印象,都造成了媽媽們無形的種種壓力。加上疫情後,在家上班、遠端上課或停課影響也讓媽媽們的負擔更重,自己的時間更少了。」「白蘭希望透過品牌的力量,打造媽媽間的逐夢社群,鬆綁母職的既定印象,讓更多人知道女性可以同時擔任母職也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共同合辦單位 Impact Hub Taipei 共同創辦人張士庭分析,連續兩屆收到的夢想提案類型不僅創意十足,構想也相當多元。第一屆多以出版書籍、教育與自我實踐為主,第二屆在疫情的新常態下,更多媽媽的夢想是希望能發揮自身的影響力,推動社會與環境的共好、改變人們的飲食習慣,或幫助其他母親奠定良好的育兒環境與知識基礎。夢想類型橫跨健康飲食、教育、公益推動與創業實踐等,顯見忙碌照顧家庭的媽媽,仍希望發揮利他的精神,為社會挹注正面的力量。 白蘭與 Impact Hub Taipei 根據夢想的企圖心、突破自我的程度、計畫延續與可執行性、社會影響力及創意獨特性五大評分標準,選出這一屆 10 […]
第一屆「保誠創新智造所」決選結果出爐! 5組青創力讓健康、財務與社會行動更多元、創新想法更落地!
第一屆「保誠創新智造所」決選結果出爐! 由保誠人壽與 Impact Hub Taipei 共同推動的「保誠創新智造所 Innovation for Wellbeing」第一屆決賽暨頒獎典禮於 4 月 23、24 日在政大公企中心舉行。在歷經兩階段、共計超過 40 小時的黑客松、邀請知名產、學界領袖進行主題演講與工作坊,評審團最終遴選出5組團隊,並由「InterWellness 為你而思」奪下首獎「創新未來獎」。得獎團隊除了可獲得保誠人壽提供總計新台幣達 30 萬元的獎助金並進入 Impact Hub Taipei 育成孵化階段外,同時還能專享與多元職能的專家諮詢、互動交流等多項獨特機會。憑藉「育成計畫」與「企業導入」雙管齊下,保誠人壽期望透過企業內部專家分享實戰經驗與外部業師團隊的專業指導,讓年輕團隊的創新想法在孵化過程中更能落地實踐、並提高商業化的可能性,充分展現保誠人壽對於青年為社區創新的重視與關注! 保誠人壽總經理王慰慈表示:「這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且社會大眾極欲尋求健康與福祉的時代,唯有透過大膽地想像、縝密的計畫才能真正地解決在健康、財務與社會等層面的痛點,發揮影響力!作為一家與時俱進的百年跨國企業,我們深信持續創新,可以成就更多人們的健康與福祉,因此我們很高興能與年輕學子們展開對話,在追求創新的道路上,一同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40小時黑客松催生影響力提案 「保誠創新智造所 Innovation for […]
中小企業還沒佈局 ESG?恐步入衰退一途
社會新創組織適合你嗎?社會新鮮人需要什麼樣的能力才能加入呢?未來職涯發展又是如何? 近年來,有許多社會新鮮人在找尋工作時,不僅會重視公司的商業模式是否符合永續概念(兼顧「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另一方面則希望自己未來的職務,可以促進對社會的改變。因此有人會選擇不一樣的職涯路徑,到社會新創組織(社會企業、NPO、NGO)工作! 然而,往往也有許多人,在進入該領域後,才發現原來滿腔熱血的衝勁是敵不過本質上的水土不服。因此,這篇文章要來跟大家分享,究竟在進入社會新創組織前,我們要先做哪一些功課?還有在這樣的領域中一些生存的小撇步。 首先,我們就先從一般企業與社會新創組織本質上來進行分析。 Edit 組織 一般企業 社會新創組織 運作制度 科層制度制度化程度高 扁平化 / 矩陣型組織制度化程度弱 氛圍 嚴謹、按部就班 彈性、自由 工作節奏 […]
為媽媽們裝上翅膀,在社群中勇敢飛行|2021 媽媽夢想勇敢 GO
白蘭與 Impact Hub Taipei 合力推出「媽媽夢想勇敢GO」計畫,從2021年11月開始陪伴10組媽媽執行自己的夢想提案。 最終場夢想培力 Brown Bags 課程於 3 月 5 日舉行!上半場邀請到 PHD 夥伴 Mandy 與工作生活家主理人——白慧蘭(小白姐),與媽媽們分享基本的社群行銷觀念,面對市面上百百種的社群,該怎麼做第一步呢?下半場由本屆的入選媽媽 —— Michelle 帶著媽媽們一起做椅子瑜珈,放鬆身心。 一起來看看當天老師分享的精彩內容以及有趣的花絮畫面吧! 「在對的平台,向對的人,說對的話」 —— Mandy 老師 早上起床做的第一件事是不是就是打開手機看一下震動的社群通知呢?現代人離不開社群,善用社群媒體也成為媽媽們必學的課題。講師 Mandy 分享到不論是商品推廣或是理念倡議,社群媒體絕對是重要的管道,但市面上社群百百種,到底要怎麼下手呢?「在對的平台,向對的人,說對的話」是老師給出的回應。不同的族群有自己習慣使用的社群媒體,不同的社群媒體也有各自適合的溝通方式:了解各種社群平台、了解想要溝通的對象,並且多做嘗試,就是一步步開啟自身社群影響力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