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誰」的未來? 2024 Global Goals Week 【未來高峰會 Pact for the Future】

聯合國未來高峰會與行動日 備受全球矚目的未來高峰會(Summit of the Future),在 2024 年 9 月的 Global Goals Week 期間,於紐約聯合國總部展開。在正式的高峰會開始前,為了凝聚起各界共識,安排了兩天的行動日(Action Day),不僅提供了充足的討論空間,更匯集各國超過 7000 名來自私部門、學術界、公民團體以及青年等的代表,讓各界參與者共同思考,並聚焦於具體行動計畫的設計與協作,創造更共融的未來社會。 Pact for the Future:關注未來世代的全球盟約 本次高峰會的重點成果之一,是通過了歷時多年討論與修正的《未來盟約》(Pact for the Future)。該協議可說是各國對於聯合國、國際體系與國際法承諾的有力聲明,其涵蓋五大層面以及延伸的 56 項具體行動,包括「永續發展與融資發展」、「國際和平與安全」、「科學、技術和創新」、「數位合作」、「青年與未來世代參與」以及「國際治理轉型」。 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再進化 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所言:「我們沒辦法用上一世代建立的制度,創造出適合下一世代生活的未來。」在加速實現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階段,《未來盟約》奠基於這些目標的基礎之上,不僅要讓 SDGs […]

讓我們一起為永續的未來,展開更多行動吧!|2023 Global Goals Week

Global Goals Week 創造一個讓全球公民團體、企業、學術機構與政策制定者等夥伴們齊心發聲、集思廣益與尋求解方的機會,並揭示跨領域、跨世代和跨地區合作的重要性,期許動員世界各地的人們透過社群的力量,進一步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採取行動,共同推動地球的永續發展。 眼看距離聯合國當初立下《2030 永續發展議程》的承諾,僅剩不到一半的時間;然而,氣候變遷持續加劇,世界各地仍有數百萬人無法接受優質的教育、良好的醫療,截至 2022 年仍有12 億人生活在貧困之中。當前僅有 15% 的永續發展目標步入正軌,其餘卻進展緩慢或者倒退中,甚至掉到 2015 年的基準線以下,這無疑是種警訊。隨著開啟實踐 SDGs 的下半場,各國亟需一同協力,改善當前的負面軌跡,突破停滯不前的困境,往永續未來的目標邁進。   在 Global Goals Week 的期間,聯合國集結了各國的領導者,舉行「2023 SDG 高峰會」(SDG Summit),重新檢視當前實踐 SDGs 的進展與問題,並通過了一項《政治宣言》(Political Declaration),旨在「有效落實 SDGs,加強國家、區域與地方上的夥伴關係,肯認民間社會、企業、學術界與青年等能為實現《2030 永續發展議程》帶來貢獻。」同時,在高峰會之前,為匯集各方民意,更展開了與民間團體跨界對話的「SDG 行動週末」(SDG […]

一起創造共善的社會,卡地亞 2024 年靈思湧動女性創業家獎項開放申請!

2023 年卡地亞靈思湧動女性創業家獎(Cartier Women’s Initiative)頒獎典禮以「善的力量」(Forces for Good)為主題,於巴黎盛大展開,全球共有 32 名得獎者,同時 2024 年獎項也開放申請, 將於 2023 年 6 月 30 日下午 6 時(中歐夏令時間)截止受理! 根據 2022 年萬事達卡「女性創業指數」(Mastercard Index of Women Entrepreneurs)的統計,台灣女性創業力是亞洲第 1 名,而在全球 65 個經濟體中,台灣更躋身第 […]

友邦行動日誌—巴拉圭點亮無窮希望計畫 × Domi 綠然|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還記得前兩篇友邦行動日誌,我們帶你一同環遊了「貝里斯」及「宏都拉斯」,除了看見不一樣的大眾消費習慣及零售產業發展生態,更見證創新商業模式的導入如何改善友邦的社會結構及落實永續價值。這篇友邦行動日誌將帶你到「巴拉圭」感受不同的震撼,讓你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光」帶給你的幸福感。 「啪——」燈重新亮起,這是 DOMI 團隊來到友邦巴拉圭後,更換的第 17 顆LED燈泡。 「奧爾梅多女士的房子是我們到達巴拉圭後參觀過的最簡陋的房子,一間小木屋裡面有豬、牛、雞、狗、貓和鴨子,家中的燈泡並不多,昏暗的屋內僅有3顆燈泡,當DOMI的夥伴協助換上新的 LED 燈泡之後,家中的角落瞬間被點亮,而奧爾梅多女士臉上重新掛著燦爛的笑容,向我們道謝!」—— DOMI 團隊夥伴分享。 對於巴拉圭多數的貧窮家庭來說,用電與照明是難以負擔的沈重開支。 「更換燈泡」在大部分臺灣家庭的認知中,就是個滿足照明需求的過程,就只是從「購買燈泡、拆封、裝上」三個簡單的步驟就能完成的生活瑣事,然而對於位在南美洲的巴拉圭來說,國家有超過兩成的人民處於極端貧窮狀態,而「用電與照明」是他們難以負擔的生活開支。 臺灣家庭進入夜晚後會開燈吃飯與閱讀,夏季期間會打開冷氣與電扇,冬季期間則是打開暖爐與電熱毯,「電」是多麼理所當然的存在。然而對於本身經濟條件較差的巴拉圭家庭來說,每月的電力使用量必須斤斤計較,換上省電LED燈泡這件事,對他們的生活來說可以有莫大改變,長者可以避免在黑暗中行走,從而降低跌倒受傷的風險;孩子們不用再在黑暗中寫作業,並藉由穩定的光源提升學習動力;家庭成員都能在看得清楚彼此的條件下互相陪伴、交流,因為更換了一顆燈泡,一個家庭的生活環境、經濟狀況皆可能因此而改善! 圖片:與 Domi 團隊合作的居民家中 深入友邦巴拉圭點亮貧窮家庭的生活,DOMI 團隊的感受與體驗。 DOMI綠然能源以協助巴拉圭在地企業數位帳單轉型,並將省下來的印刷成本開支用於裝設省電燈泡為切入點,讓當地弱勢家庭有機會獲得充足照明的權力,是DOMI綠然能源團隊由衷盼望的結果。在一次次深入社區與各個家庭受益戶分享計畫時,令團隊成員意外的是,當地社區居民的活動參與度比想像中還高,願意仔細聆聽計畫內容,並學習正確的用電與節電觀念,對於從臺灣飄洋過海來幫助他們的DOMI團隊都深深表示感謝! DOMI綠然能源不只接觸到貧窮家戶,更透過積極的與當地企業及金融機構合作,協助減少電子帳單和增加綠色能源使用,朝向更減碳或碳中和的方向前進,並提供企業評估其碳足跡。搭配電子化帳單的倡議推廣,持續擴大各界參與,幫助更多弱勢家庭能夠裝設省電燈泡上,以建立巴拉圭在地永續的「點亮無窮希望」模式。 圖片:Domi 團隊進入房舍換上省電燈泡 「啪——」一顆顆省電 LED 燈泡又亮了起來,照亮了巴拉圭家庭中的餐廳、臥室,這是來到巴拉圭後換的第 536 顆燈泡,此時的 「DOMI綠然能源」深知亮起的不只是光,還有巴拉圭每個家庭的笑容與希望! 「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

友邦行動日誌:貝里斯農業科技的國際推手 × 沃畝|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友邦行動日誌彷彿是一顆照向海外的望遠鏡,帶領大家透過商業及永續的視角深入了解臺灣友邦國家。最後一篇友邦行動日誌,除了帶你了解沃畝團隊如何透過推動蒲草吸管與光合菌技術應用,帶動貝里斯的農業種植環境及經濟發展,更以沃畝團隊的經驗與你分享跨國合作計畫,最重要也最關鍵的起手式——「如何連結當地利害關係人」。 國際合作計畫首要之務是和在地資源連結與建立人脈網絡。 在國際合作計畫中,極度需要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面對文化、習慣上相差甚遠的合作對象,產生摩擦的可能性也較大;加上如果未來出現合約糾紛,由於跨國合作的關係,於當地訴諸法律的流程通常會非常繁瑣;簡單來說,要能彼此互助、順利共事就是一門大學問!   沃畝團隊過去並沒有與友邦接觸的經驗,但他們深知在異鄉落地最需要的就是人脈,因此抵達貝里斯之後,透過國合會的協助拜會了我駐貝里斯大使館,大使館更協助其引薦貝里斯大學科學與技術學系師生,亦透過熟人牽線認識當地臺商夥伴,透過不辭辛勞地拜訪與面對面交流訪談中,逐步建立具有信任關係的在地人脈網絡!   當沃畝團隊想深入貝里斯南部地區進行土壤採樣時,發現貝里斯雖屬英語系國家,但大部分貝國南部居民仍以傳統的瑪雅語或西班牙語為主要語言,沃畝團隊中並沒有夥伴精通這兩種語言;且當地治安欠佳,許多私人土地皆因此雇用荷槍實彈的警衛,在語言不通的條件下,團隊夥伴若沒有當地人陪同將有可能發生無法預料的危險!沃畝團隊出訪的過程中,向貝里斯大學的一位教授提起此困難,該名教授因相當支持此計畫的緣故,決定隨著團隊一同前往南部進行訪談與調查。由此可見,當地的人脈資源支持,是會影響到沃畝團隊落實計畫的進程,因此「在地人脈連結」是國際合作最重要的一環! 圖片:沃畝團隊與我駐貝里斯使館共同參與獎學金聯誼會 如何理解貝里斯人對於自然環境保育的堅持,並找到最適切當地產業與經濟發展的創新商業模式? 於計畫前期田野調查的過程中,沃畝團隊發現貝里斯當地政府及居民皆很在乎自然環境的保育,與許多國家不同的是,貝里斯不會因為經濟發展的需求,以必要之惡的角度接受大量土地開發,他們會先思考如何讓環境保持原貌再談及未來收益,貝里斯居民知道土地與海洋是他們最寶貴的國家資產。   除了對環境永續資源利用的堅持,貝里斯人也極為在乎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這從當地旅宿業就可以察覺;許多在地的旅館提供優質的住宿品質與服務,卻不會想與知名訂房平台合作,因為比起接受平台的網路行銷與配單,他們更信賴人與人之間的交易,即使這會讓他們無法快速將收益最大化。   沃畝團隊與當地夥伴訪談時,就深切感受到當地政府雖然非常重視貝國的農業科技發展,並希望貝里斯除了發展最蓬勃的觀光產業之外,能夠於農產業上自給自足,甚至成為替貝國發展可賺取外匯的產業;然而他們也希望全球夥伴國家都能尊重貝國對自然資源的重視,在對等的模式下進行國際合作。因此,沃畝團隊藉由數次的拜會訪談,將在計畫中導入以環境為首要考量的創新農業科技技術,讓未來在協助貝國發展農業與經濟時,也能兼顧到環境的永續性!才能發展出永續的合作方案。 履行社會使命的同時,沃畝如何運用創新的技術優勢促成國際合作計畫? 沃畝團隊還沒前往貝里斯時,便做了許多前期研究調查,由於氣候條件與地廣人稀的優勢,使貝里斯非常適合發展農產業,然而由於當地居民缺乏土地開墾、天然化肥等技術與產品,導致土壤不夠豐沃而農產業產量尚無法滿足貝國的內需市場,因此沃畝團隊所開發的光合菌技術正好可以彌補當地土壤不豐沃的困境,而目前貝國政府也正積極推動農業微生物技術的發展,在提升產量的同時也能栽種出更優良的農產品。   沃畝秉持著「透過科學方法,運用專業能力去幫助不一樣的人!」的創立初衷,將光合菌技術與蒲草吸管帶到地球另一端的友邦貝里斯,期待於未來能夠協助解決貝國農產業的困境,以可負擔的農產品價格,來減少當地居民的生活負擔。訪談期間我們問起沃畝的社會使命,創辦人又仁分享:「我們試圖透過國際發展合作,以及運用臺灣創新的農業科技技術,避免其他國家如同臺灣在工業化時期時一樣,為求最大利益,不斷使用大量化學肥料無視地力需要恢復時間,挑戰土地負載力的極限,導致土壤變成不可逆的貧瘠狀態,為了讓貝里斯免於相同的環境苦果,或許這就是沃畝履行社會責任的一種方式!」 圖片:沃畝團隊送去貝里斯的蒲草吸管 「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Impact Frontier Lab」現正熱烈徵件中!徵件期限|即日起至11月12日(五)晚間00:00截止計畫詳情請見官方網站|iflab.tw

友邦行動日誌:宏都拉斯的精品咖啡再升級 × 傑恩咖啡|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上一篇友邦行動日誌「打造零售產業的全新樣貌 × 凌網科技」,我們瞭解到援外行動需要相互理解,並克服「文化」、「思考」與「習慣」上的差異,才能讓行動落地與發揮影響力!這一次將透過傑恩咖啡前往宏都拉斯的出訪紀錄,帶大家來瞭解「影響力如何從產地出發,改變整體咖啡產業結構及提升經濟價值!」 不僅限於短期的服務行動,也不只著力於當地缺乏的東西,「傑恩咖啡」在乎的是創造產業的永續價值,並打破結構性的貧困循環。 假設今天你是咖啡貿易商,除了利潤,還有什麼是你更看重的價值呢?從合理的經濟利潤角度出發,都知道壓低成本才能獲取最大利益,出比市售價格更高的價錢,這無疑是一筆不划算的買賣!然而,隨著永續消費的意識抬頭,大眾關心的不只是價格,而是價值!當貿易商採購小農咖啡豆時,更應該從咖啡豆本身的品質進行合理定價,不僅符合消費者的品味需求,也為小農改善收入,成為脫貧與生存的永續發展機會;但到底該如何協助資源相較匱乏的小農提升種豆品質呢?   傑恩咖啡團隊本次投入宏都拉斯的國際援助行動,就是要突破宏國咖啡小農的生產與銷售困境,並非只是一次性的短期服務行動,他們將自己定位為國際援助工作者,重視咖啡小農家戶的「永續生產與價值」!透過傑恩咖啡本身在世界咖啡賽事的專業及得獎經驗,致力於提升宏都拉斯小農的咖啡生豆品質,並建構高品質咖啡生豆的貿易供需網絡,以增加宏國咖啡生豆於市場的經濟價值,突破當地咖啡小農家戶結構性的貧困循環! 打破經濟發展困境的關鍵在於「教人如何釣魚而非直接給魚」,並從教人釣魚的過程中,發現援外行動的永續價值及社會影響力! 傑恩咖啡團隊堅信,只有與當地利害關係人建立深度連結,才能瞭解在地的咖啡產業結構,並創造永續發展的經濟價值,否則行動方案永遠只會停留在「直接給魚而非教人如何釣魚」的階段。宏都拉斯的咖啡產量是中美地區之冠,約佔其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五成比例,但與其他咖啡產地國相比,宏都拉斯咖啡的印象以「小農」為主要特色,相較其他國家的火山咖啡,藝妓咖啡等行銷主軸,缺乏展現品牌價值的國際能見度,其次宏國小農咖啡受限於品質控管及採購機制不夠成熟完善,近年來咖啡銷售價格仍有大幅成長空間。   因此,傑恩咖啡團隊導入「Just Go Origin 從產地起跑計畫」,提供當地咖啡合作社品管設備及檢測技術的培訓課程,透過課程協助宏國咖啡小農,紀錄、檢測及把關其咖啡生豆的種植品質。而訓練課程也特別保留女性咖啡小農的參與名額,藉此增加宏國女性的受僱率,提供女性經濟自主獨立的機會,以改善當地男女就業率失衡,及女性社經地位偏低的社會發展現況。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一直在「給予」,但其實同時也是「得到」,並於合作關係中塑造出一個良善的循環,以撼動既有的產業體系。 傑恩咖啡的創辦人王詩如不僅是 2013 年臺灣烘豆大賽冠軍,更是 2011 年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舉辦之年度烘豆師大賽的亞軍得主,她深知咖啡賽事對品質的高標準,每年為在咖啡賽事中取得佳績為臺灣爭光,會採購數量可觀的咖啡生豆,而為了促成宏國咖啡產業的良性循環,透過導入咖啡行動實驗室的品質培訓與控管,宏國在地咖啡小農可獲得競賽豆保證採購合約,讓影響力從宏都拉斯產地開始發酵!   臺灣咖啡市場在各大超商及 Cama Cafe、路易莎咖啡與星巴克等連鎖咖啡品牌的帶動下掀起了「全民咖啡」的熱潮,而隨著精品咖啡的需求不斷增加,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咖啡豆的風味與產地,也讓咖啡市場更趨於成熟蓬勃;臺灣咖啡師近年更是積極參加國際咖啡賽事,並年年獲得亮眼成績,而臺灣的咖啡產量有限,因此對於臺灣來說,透過技術與經驗的輔導海外咖啡小農,協助友邦咖啡產業發展,滿足國內日益龐大的咖啡市場需求,絕對是多贏的最佳做法! 圖片:世界烘豆師大賽亞軍指導咖啡實驗室的杯測課程 「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Impact Frontier Lab」現正熱烈徵件中!徵件期限|即日起至11月12日(五)晚間00:00截止計畫詳情請見官方網站|iflab.tw

友邦行動日誌:打造零售產業的全新樣貌 × 凌網科技|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影響力先行者計畫(Impact Frontier Lab, IF Lab)為 Impact Hub Taipei 協助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擴大臺灣政府開發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 ODA)能量的跨域組織加速器,以協助友邦達到 2030 年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計畫邀請臺灣企業共同發揮創意,結合創新科技與服務,直接參與臺灣援外工作,發掘海外永續商機!   經過 2021 年一系列的加速培力課程及 2022 年初的激烈決審評比,最終選出四組先鋒團隊!各團隊於今年上半年的歲月裡,馬不停蹄的為援外落地行動做足了準備,近日也已陸陸續續前往友邦國家實踐計畫,「凌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爲影響力先行者第一個前往友邦的先鋒團隊,讓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日誌紀錄了哪些他們的援外行動吧! 出訪友邦迎面而來的文化、思考模式與習慣差異,突破原本計畫的地域限制,帶給凌網團隊不一樣的考驗與收穫! 在臺灣,凡事講求效率與整合,尤其在公司營運管理面向上,總是不斷追求流程優化與系統串連介接,我們已經習慣仰賴科技、數位、機器來達到商業利潤極大化的成果,但並非所有國家的社會文化,都有著同樣的習慣與思考模式。在習慣與思考模式的差異之下,看見兩國背後文化的不同,貝里斯消費者習慣以自身的需求作為優先考量,當凌網團隊面臨到這樣的情況時,才發現原本預想在營運管理系統設置的商品販賣單位,並不適用於貝里斯消費著的購買習慣及消費文化。   貝里斯消費者的購買習慣與我們大不相同!好比一包起司片有 10 片,臺灣人已經習慣了以幾包作為購買數量的單位,而在貝里斯因為人民經濟條件及消費者的需求,超市會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最優先宗旨,因此一包起司片也可以拆成單片分售。臺灣超市為追求利潤極大化,而將商品組成一個套組販賣,也形塑了臺灣消費者的購買習慣;但貝里斯超市則追求全力滿足消費者需求,因此商品拆開販賣對他們來說早已司空見慣!   […]

國合會發起全臺第一個創新援外行動加速器, 「影響力先行者計畫Impact Frontier Lab」計畫正式開跑!

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國合會)自 2018 年起積極與國內企業合作,成功發展新形態國際合作模式,今年國合會更攜手 Impact Hub Taipei 打造全臺灣第一個創新援外行動加速器「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Impact Frontier Lab」,計畫將成為臺灣組織或企業與友邦的合作橋樑,透過國內組織或企業的創新行動發想,為友邦的需求與困境點亮漫漫前路,最終具有發展潛力的組織或企業,將獲得國合會獎勵補助並代表臺灣前往友邦實踐創新計畫,引領友邦開拓永續發展的藍圖! 公、私部門協力合作,持續為臺灣輸出影響力   國合會長期以來扮演臺灣與夥伴國家間國際發展合作的平台角色,並致力推動與國內公私部門的合作,以公、私夥伴關係策略,邀請我國民眾成為援外合作夥伴之一,以擴大援外網絡與支持,讓世界有機會看見臺灣援外服務能量!   因此今年「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Impact Frontier Lab 」,打造為期一年的加速培力模組,陪伴臺灣民間組織或企業以三階段的培訓共創援外永續行動,透過實務工作坊、跨國共創實驗室以及資深國際合作領域專家指引,將啟發更多優秀的臺灣在地組織或企業前進友邦,成為我國創新援外行動的先行者!此次計畫更首創「跨國共創實驗室」讓臺灣組織或企業,有機會線上與友邦組織或專家交流,以友邦需求為核心出發,逐步調整創新行動方案,使得我國於疫情期間也能持續輸出援外的影響力。 以暖意為光照亮友邦,踏實外交讓臺灣與世界並行   計畫將聚焦於目前臺灣最多友邦的地區-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並針對「經濟發展永續」、「科技教育永續」、「氣候變遷與環境永續」及「鄉村與農業發展永續 」四大永續主軸,廣邀臺灣相關產業領域的在地組織或企業,提出創新的國際合作方案!透過「以人為本」的援外核心價值,看見與同理友邦需求與困境,以暖意為光照亮友邦!   同時本次計畫也由外交部擔任指導單位,讓影響力先行者計畫更有機會廣邀各產業界優秀的組織或企業,成為我國援外先行者。並期盼未來有更多我國民眾能夠「看見友邦」,一同參與實踐國際合作發展行動,以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為初心,讓臺灣有機會輸出創新的影響力,以援外行動串連國際的永續潮流,豐富我國多元的國際社會參與,讓臺灣與世界並行! https://youtu.be/My_OpbIu4-s 「影響力先行者計畫 Impact Frontier Lab」現正熱烈徵件中!徵件期限|即日起至11月12日(五)晚間00:00截止計畫詳情請見官方網站|iflab.tw

改變如何全球化:Impact Hub 的創立故事

在現在這個時刻,社會及環境的議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受到重視,與此同時,我們的政府和經濟體也面臨著嚴重的混亂,但這並非是一連串真正問題的開始,而是一個能大幅度變化的機會。   我們相信,唯一的方法就是整合各式力量,以人類和地球的永續經營為方向,建立起一個有效的獲利模式。這正是為什麼我們創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正向影響力加速器和協作平台──也就是 Impact Hub 網絡(Impact Hub network)。 平權路上不缺席連年支持同志遊行   聯合利華長年推動多元共融的價值,不僅將建立幸福職場視為企業目標,更從福利制度、企業文化到品牌倡議,多面向發揮影響力,促進更平等、多元與共融的社會。聯合利華永續發展暨企業傳播事務資深經理尤慈霞表示,「性別平等、發揮女力」,「積極賦能支持少數族群」以及「打破刻板印象去標籤化」是聯合利華推動多元共融的三大重點。目前台灣聯合利華女性經理人達60%,高於全球。在力挺少數族群方面,如LGBTQ+,每年全球的彩虹月(6月),聯合利華各地辦公室都會在當地舉辦相關的支持活動,在台灣,早在同性婚姻專法實施前,聯合利華已率先將福利擴大至同性伴侶及收養家庭,並以內部分享及培訓等營造友善的職場環境與文化,更連年參與10月底舉行的同志大遊行。 故事緣起 2000年時,一群充滿著理想與抱負,來自威爾士大西洋學院的年輕畢業生,希望能夠挑戰現狀、突破框架。因此他們在倫敦皇家節日音樂廳(Royal Festival Hall)的千禧年活動中,說服諾貝爾獎得主和有影響力的思想家們,針對從全球環境、社會和政治議題之間的關聯進行辦論,最終甚至連達賴喇嘛也以影片的方式進行了演講。   此項大膽創舉讓他們受邀主辦2002年在約翰尼斯堡聯合國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議(2002 United Nations 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SSD)中的一項非政府組織活動;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他們當時並沒有接受邀請,而是規劃了另一個更具有意義的活動──「人民的高峰會(People’s Summit)」。他們與「索維托」(Soweto,位於約翰尼斯堡西南方,是南非最大的黑人城鎮,人口將近百萬)當地的倡議家一起合作,將一處鄉鎮荒地改造成索維托希望之山,他們期待將這裡建設為一個結合藝術及環境教育的社區中心,也因此這裡又有一個別名為「SoMoHo(South Mountain of Hope)」。由民間自行主辦的人民高峰會影響力甚至超越了聯合國原本的高峰會議,甚至他們也成功地邀請到了國家元首以及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Kofi Annan)來到活動現場。 回到英國後,他們開始構思如何將這樣的觀點帶入到既有的職場生態中,從而幫助人們思考如何去從事能夠解決世界議題且更有目的性的職業。在審視現有的社會脈絡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個突破點:人們其實在日常中就會討論出具有影響力並且化為行動的想法,而非獨善其身般的置身事外。到 […]

Contact Us!

Sign up for our free global membership perks, incredible opportunities and monthly inspiring upd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