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心的不做,不新鮮的不用--專訪馨手作執行長高振坤
26 July 2016 - Impact Hub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第 12 項是「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延伸閱讀:失衡的人類世:13 億噸食物腐爛,10 億人營養不良),在其子目標中提到:

  1. 依據議定的國際架構,在化學藥品與廢棄物的生命週期中,以符合環保的方式妥善管理化學藥品與廢棄物,大幅減少它們釋放到空氣、水與土壤中,以減少他們對人類健康與環境的不利影響。
  2. 透過預防、減量、回收與再使用大幅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3. 確保每個地方的人都有永續發展的相關資訊與意識,以及跟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

2016 年 7 月 13 日我們到了馨手作位於南港的辦公室,採訪馨手作執行長高振坤(K.K)。K.K 認為大部分的消費者是「弱勢」的,他們的要求很簡單──買到安心的產品。但因為生產及消費端的資訊不對稱,如此簡單的要求卻越來越難達到。消費者也許對保養品、化妝品抱有懷疑,卻無能為力。馨手作因此透過「負責任的生產」,帶給民眾「知」的權力,進而改變消費習慣,塑造民眾「負責任消費」的「生活馨態度」。

 

馨手作以母愛為起點,專作有機、無毒的保養品。所有產品都由其共同創辦人郁馨親手製作,也因此直接把「馨手作」當作品牌名。馨手作的員工規模在 4 年內從 4 人成長至 14 人,從生產端到行銷端,包含所有商品的純手工製造,都由 14 個員工一手包辦。

實驗室等級的製作工廠

 

公司創辦之初,馨手作本來也想找工廠代工,但參觀了幾間代工廠,包括有 GMP 認證的業者,卻發現在整體製程和環境衛生上,都沒能達到 K.K 的要求。其實製造保養品不需要太大的空間,產量大的公司才需要用到大型攪拌機械,但其運輸管線存在著一個問題──無法完全清洗乾淨。因此,馨手作選擇透過「全手工製造」,來避免產品原料混合。

 

馨手作的工廠乾淨、整潔,裡面還有無塵空間及空氣浴塵室(Air Shower)!(用來吹除人體、衣服、設備、物料、工具上的塵埃,防止交叉汙染)我們也錄了幾段影片,與大家分享我們的驚喜。(抱歉有點晃,而且還有我們在玻璃上的倒影,但保證 100% 還原現場)

吃起來不安全的,擦起來經常也不安全

 

臺灣先前爆發了一連串的油品事件,當時不少人都認為,與其把這些品質不好或過期的油丟掉,不如拿去製作手工皂。其實當年馨手作也曾經使用過頂新油,但在皂化過程中,發現油不正常,顏色也不對,向廠商反應卻得不到好的回應,只好丟棄幾十萬的油,當時,製程只進行到 5%。

 

K.K向我們解釋,「不能吃的東西,多數時候也不能塗在皮膚上!」

 

「經皮毒」,是經由皮膚進入體內的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從皮膚的角質細胞間隙穿過,直接進入內分泌系統,在人體內累積。日常生活用品,如廚房清潔劑、洗髮精、沐浴乳、化妝品、保養品……有化學合成的產品都有可能有經皮毒。

 

經皮毒往往比吃下去的毒更危險,因為身體的消化系統有篩選、分解的功能,吃下去的毒或多或少會被胃酸破壞,或是透過拉肚子、過敏反應等方式呈現,但皮膚沒有分解機制,其影響也是慢性的,等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

馨手作執行長高振坤(K.K)

不安心的不做,不新鮮的不用

 

馨手作都選用天然、安心的原料,像是國際認證的天然原料,或是只經過輕度加工的原料(如:萃取、分割)。在市面上許多手工皂會添加「金屬螯合劑」,目的在於減少皂垢,但是馨手作不會添加金屬螯合劑,因為他們希望「即使是排放出去的,都是大自然可以分解的,對人也是健康的」。

 

到了夏天,許多消費者問 K.K,為什麼馨手作不推出防曬乳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做不出自覺安心的防曬乳。防曬乳本身就是化工模擬礦物用以折射紫外線,是重度化工的產品。馨手作也嘗試用澱粉研發天然、環保的防曬油,但塗抹的效果不是那麼好。

 

此外,馨手作對原料的「新鮮度」要求也絕對不打折。尤其為了延長食品的保存期限,市面上有許多手法。例如一個番茄,使用期限是 7 天,到第 7 天的時候把番茄切片,番茄片的保存期限則是 3 天,3 天到了,再打成番茄醬,番茄醬快要過期的時候,加一些高湯變成番茄濃湯,再拿到冷凍庫保存,又可以再放幾天。但對馨手作來說,番茄放到第 7 天一定丟掉。

申請高難度認證自我監督

 

清真認證,又稱為阿拉認證(Halal Certificate),其產品成分、製作、運送、倉儲和販售等都要符合伊斯蘭教教義,例如不可有酒精、豬的動物性成分等。通過清真認證的食品是可以讓穆斯林安心消費及食用的產品。K.K 說:「這個認證很難拿,不是像 ISO、GMP 這麼容易拿到。」

圖片來源/台灣清真產業品質保證推廣協會

馨手作準備申請清真認證已經一年多,其難度在於「每一項」原料都需要有來源認證,例如手工皂需要橄欖油,橄欖油的來源、成分都需要被檢驗。然而馨手作的產品原料有好幾百種,因此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此外,清真認證要求整個製造流程必須標準化,並且製造過程中不能接觸酒精或與豬相關的動物性成分,因此所有申請清真認證的產品都不能接觸到其餘產品,而認證組織也將不定期參訪工廠,來確保申請廠商有持續遵循規範。

 

雖然驗證過程繁瑣、長久,但這也是馨手作為原料把關的方式,藉由遵守宗教的戒律來強迫自己去追蹤每一項原料,做出更完整的原料源頭控管、產地履歷。

 

當然,申請清真認證同時也是一個商業策略,根據臺灣清真產業品質保證推廣協會,穆斯林約占了世界總人口的 1/4,而馨手作除了國內市場,也想將產品推廣到國外。

 

除了清真認證,K.K 也非常認同 B 型企業的理念。但不同於清真認證使馨手作必須追蹤原料,K.K 認為,申請 B 型企業認證較偏向於商業策略,目前並不是馨手作的優先考量,但假以時日仍希望能有時間提出申請。

建立全成分查詢平臺

 

在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官網中設有「不合格產品專區」,每個月都會公布一份化妝品檢驗不合格的報告,其中也不乏大品牌的產品。由此可知,化妝品或保養品安全的議題一直存在,卻無法引起大眾注意。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路截圖

先前的油品安全問題也是沉寂了一段時間才爆發,當中其實還參雜了許多利益因素。

 

廣告是電視媒體一大收入來源,我們在電視上時常看到食品廣告,表示媒體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出自於食品廠商,基於這樣的利益關係,某種程度會影響到媒體報導的內容。媒體若報導不利於這些廠商的新聞,便無法獲得廣告利益。化妝品、保養品亦然,而且他們所支出的廣告費用更是遠遠超過食品廠商,因此化妝品、保養品安全問題要透過媒體引發,非常不容易

 

因此,馨手作將透過自己的力量,讓每個人開始重視這件事──全成分查詢平臺

 

K.K 已著手開發一個全成分查詢平臺,是個公開討論成分的平臺,導入國際成分資料文獻及研究報告,讓消費者透過手機查詢,獲取產品成分資訊,包括該成分的國際研究報告或民眾公開討論的意見,更提供個人成分使用建議及警示功能,讓化妝品、保養品成分資訊可以更加透明,若該產品含有不良成分,消費者也可以即時發現並抵制。

 

透過這個平臺,預計能消除市場上供需雙方的資訊不對稱情形,也讓市場自動淘汰不好的原料與產品,更重要的是,解構現今由媒體與廠商構築而成的「完美生態圈」。K.K 預計將於 2017 年年底推出。

2016 年,是馨手作轉虧為盈的第一年,也代表有越來越多消費者認同他們的理念,K.K 對現在的營運狀況也相當滿意。談到對公司未來的期待,K.K 說:「希望能再加強研發的人力,並加強與消費者溝通。」他與我們分享了一個故事。

 

春秋末期,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醫術最好呢?」扁鵲回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疑惑的問:「那為什麼你最出名呢?」扁鵲答說:「我大哥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認為自己有病,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剛剛發作之時,因此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一些小病,在村裏只是小有名氣。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所以大家認為我的醫術最高明。」

 

馨手作就像是扁鵲的大哥或二哥,產品品質非常高,對品牌包裝卻不擅長,其理念也難以向外傳達。身為製造商,馨手作對原料的來源、新鮮度、廠房的動線規畫、設備清潔、製作過程,都有相當高的自我要求,他們提供好的產品讓消費者用得安心、健康。身為地球的一分子,馨手作未來將建構原料產地履歷、全成分查詢平臺,為民眾健康把關。

 

馨手作從這兩方面同時推動「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這個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與態度,絕對是現今的生產者、消費者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