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社會創新之旅:二部曲|第五屆永續創新人才培育計畫
6 May 2022 - Impact Hub

上一篇「青年的社會創新之旅 — 啟程」提及找到社會問題的核心,才是展開永續行動之前的起手式。接下來,當我們釐清了問題困境的先後順序,該怎麼「解決社會問題」便成為了重點!近年來,我們不斷地聽到「社會創新」一詞,在台灣及全球各地被廣泛討論著,所以「社會創新」到底是什麼呢?隨著二部曲的篇章一起看下去吧!

 

第五屆永續創新人才培育計畫,讓青年認識到「解決問題的根本為改變人及社會的現況」,因為人會被社會影響,而後反應在人的態度與行為上,接著又會導致社會問題的產生,因而呈現無限的輪迴。而「社會創新」的目的,即是透過「創新」的思維方式或方法,改變人的行為以打破上述的輪迴,而「設計思考」以人為中心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從人的需求出發,為各種議題尋求創新的解決方案!

當「社會創新的產品與服務模式」逐漸成為消費者的首要選擇,不只政府、企業和民間組織,公私民三方皆會被市場驅動,並一同以「創新」回應社會議題。

—— KPMG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 侯家楷 經理

談及社會問題,管理學大師麥克.波特(Michael Porter)的研究指出,企業掌握社會八成以上的資源,亦是協助「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角色」,Michael 他提倡企業不僅要創造利潤,也要追求有意義的社會影響力。因此近年來,台灣法規亦要求上市上櫃公司都需要編撰「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何為「企業社會責任」呢?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追求商業極大利益之後,反思其對環境及社會責任的補償,因此其中也被定義為「被動」的責任;相反的「社會創新行動」則是主動將企業社會責任視為核心根本,並同時衡量環境、社會及經濟的利益,以影響更多利害關係人。課堂中家楷經理也以「誰是老闆?消費者品牌」(C‘est qui le patron?!La marque du consommateur)為例,由法國奶製品集團(Lactalis)發起的一項社會創新行動,他們將奶農及消費者視為商業策略考量的主要利害關係人,透過讓消費者自行為牛奶定價,以解決奶農滯銷及通路商抽成的問題。當企業將原料供應商的困境主動視為自身的企業社會責任時,所訂出的策略將牽涉更多利害關係人的福祉,也會同時改變該企業及利害關係人的行為準則,最終社會問題將可同時透過人的行爲改變進而被解決!

KPMG 安侯永續發展顧問 侯家楷 經理

設計讓事情變得有意義,不只解決問題,更賦予其新的價值。

——  亞太服務設計協會 洪燕茹 副秘書長

一場有意義的社會創新行動,最終還是需要扣合到「人」的需求,如同啟程的篇章中,講究學顧問 Selena 所述:「一開始定義問題或解決問題前,不妨先問問自己希望讓『誰』變好?」也因此運用「設計思考」所發想出的策略或行動較具有人性且真實,因為設計的過程中將會不斷思考人的需求及行為,甚至最終的設計產出將透過一遍又一遍的驗證,以測試其科技技術與商業面向的可行性。

 

燕茹老師在工作坊中,提供了學員許多設計思考的工具,並透過激勵理論中的雙因子理論,來引導學員思考利害關係人的困境或需求,然而即使在洞察利害關係人的階段,沒有發現明確的結論也沒關係,可以透過「換位思考」的練習及顧客旅程地圖,來協助我們站在使用者的行動視角思考,盤點出該如何使利害關係人的生活情境或環境變得更好。雙鑽石理論是將設計思考流程化,設計思考即是從「以人為本」出發,一開始從探索階段出發,先熟悉問題的背景脈絡,再到定義與聚焦需求、痛點後,才開始發展解決方案及實踐執行。

 

學員透過工作坊中各階段的腦力激盪及情境模擬後,了解到設計思考的目的並不是產出一個最終的行動計畫,而是針對創新行動方案不斷地迭代改善的循環!比起課程前各學員對議題的理解與想像,學員更加有脈絡的釐清利害關係人的困境與需求,而後產出的行動計畫也更加有人性且真實。

亞太服務設計協會 洪燕茹 副秘書長

不是設計師,也能透過「設計思考」參與改變社會、環境的行動,身為青年的你是否也感到熱血沸騰,想要一同參與永續的創新行動了呢?永續創新人才培育計畫(SEP)這趟旅程尚未結束,請持續關注「青年的社會創新之旅」,讓我們一起期待途中還有哪些不同且驚喜的風景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