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永續影響力|2021 Impact Talks #4|台灣電力公司 × 陽光伏特家 ×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
2 7 月 2021 - Events

Impact Talks 影響力系列論壇 

經過動盪不安的 2020 年,2021 年要如何復甦將會是各行各業開始面臨的問題,「永續發展」的議題再度浮出檯面引起討論。在社會環境演變劇烈的現在,企業所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影響力將更加巨大,面對這樣的變化,企業要如何發揮品牌的使命及影響力?如何才能與供應鏈、合作夥伴或其他利益關係人達到共好?企業在實踐永續的經營上做了哪些決策?可能會遇到的風險及課題又有哪些?

Impact Hub Taipei 以此為精神發起 Impact Talks 影響力系列論壇,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家樂福文教基金會、CSR@天下合作,切入大眾日常所接觸的議題,邀請各領域企業,以不同產業別的角度分享各自的獨特見解,以及對局勢、市場的觀點,目標讓大眾更深入永續發展議題的討論,了解當前台灣社會各行各業的現況,以及如何透過 SDGs 協助解決我們當前所面臨的危機。

#4 環境永續影響力

第四場的 Impact Talks 以「環境永續影響力」為主題,因疫情管制緣故,​第一次嘗試以線上論壇形式直播舉行,由蘇小真(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擔任主持人,邀請劉源隆(台灣電力公司環境保護處處長​)、陳惠萍(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暨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理事長)與黃嘉偉(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政策暨公共事務總監)擔任與談嘉賓,分享身在能源相關產業,針對永續發展的觀察、付諸行動的實踐、以及途中遇到的困難。


台灣電力公司「能源轉型的過程,需整體思考及共同努力」

台電近年致力於能源轉型,為了達成碳中和及淨零碳排目標,正持續規劃各項能源的相關進程。劉源隆處長表示,穩定的供電除了供應端的技術研究發展外,在需求端也應該響應節能降低電量需求,選用高效率能源設施(電器、建築),使整個供電鏈能永續發展。

不單只有能源轉型,台電針對生態保育也推出「生態融合場域計畫」,預計從選定的發電廠場域附近,著手進行原生動植物及溼地的保育工作,發展環境教育場所。此外,台電現在也積極朝向循環經濟發展,在日前的循環經濟特展中,展示設計師利用廢棄物打造的工業風家具,讓資源再利用、減少耗能及耗材,達到環境永續的效果。

若2050年要達到碳中和,應該要如何轉型?如何到位呢?路徑上還有需要值得探討的地方,而再生能源如何去做最大的發展,其實需要全國所有部門來共同努力。能源轉型之路無法逃避,唯有透過整體性的思考與規劃,才能達成能源轉型的目標。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永續不再只是口號,綠能已成為世界趨勢」

在離岸風電的領域當中,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是全球唯一離岸風電計畫遍及四大洲的開發商,有其舉足輕重的地位。環境永續發展目標的制定驅動綠色能源發展,不論是聯合國通過的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或是RE100,都象徵國家政府、民間企業及社會將朝向永續發展前進,永續不再只是口號,綠能已成為世界趨勢。

台灣持有在亞太區域離岸風電的先天優勢,汲取歐洲綠電20年的發展經驗,迅速發展風電和綠電交易法規,讓更多家開發商看見台灣的潛力,陸續在台設立亞太總部。黃嘉偉總監表示「我們應該鼓勵政府,更希望獲得民眾支持」,讓台灣在蓬勃發展的亞太地區當中,持續佔有領先優勢。

CIP以「打造與本土產業的連結」為宗旨,以彰芳暨西島離岸風場為例,在產業鏈當中更達到100%台灣本土供應商的比例。在整個開發過程中,CIP帶動世界級製造商與本土企業合作達到技術轉移、媒合國內外廠商讓本土老牌營造商升級、促成本土銀行轉型、更導入技術與資源造就人才培育等,積極推動及落實離岸風電本土化。

為了落實綠能在地化,CIP也在彰化持續與地方溝通及互動,包括舉辦說明會闡述綠能發展的好處及重要性、舉辦「追風工作坊」讓能源教育向下扎根、積極參與地方事務,甚至成立近岸永續發展基金以協助地方永續發展。CIP以法規實務的切入與政府溝通、以合作及媒合促進廠商合作與轉型、與地方持續溝通及扎根知識教育,讓政府與企業在綠能推動能夠更加順利、並達成與地方共榮共好的目標。


陽光伏特家「創造公民電廠,擴大綠能公益影響力」

「能源是當代社會裡重要的必需品,民眾身為能源使用者,能否選擇自己使用的能源?」陽光伏特家創辦人陳惠萍以人文角度出發,思考能源轉型路上如何讓更多民眾參與。綠能概念持續推動下,民眾想參與卻不容易,能採取行動的多半是承擔得起高金額電廠造價的企業,為了讓所有人都能參與綠色能源發展過程,於是催生出陽光伏特家。

陽光伏特家是台灣第一個全民電廠平台,透過創新及多元的平台商業模式,設計出「出資人、捐款人、屋頂人」三項行動選擇,出資人認購太陽能板以輕鬆共享綠益,捐款人以善心款項做綠能公益,屋頂人則提供屋頂空間以活化空間。

在平台建立初期,因民眾過去不了解太陽能相關政策及發展而難以參與行動,幸而平台成功說服理念相合的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參與公民電廠,以號召更多的民眾參與。有了民眾的行動,加上陽光伏特加專業且可靠的電廠服務,讓民眾能夠隨時掌握發電資訊。相信透過民眾實際參與太陽能的能源轉型運作,能提高民眾對於能源政策的支持度。

綠能公益是陽光伏特家獨特的參與模式,透過創新及永續的行動方式,結合企業與社會大眾的力量,為弱勢團體建置太陽光電系統或募資購買太陽能板,搭配再生能源政策產生維運的愛心資金收益,同時減碳愛地球。為了擴大綠能公益的影響力,陽光伏特加發起了「綠能公益100+」的行動倡議,希望結合民眾的參與及企業的響應,以點亮17項永續發展目標,創造綠能美好行動!


溝通串聯共創環境永續

從台電2050年的淨零碳排目標、CIP協助台灣建立離岸風電本土化和陽光伏特家協助每個人參與太陽能公民電廠等行動中,都可看出再生能源在發展同時,也必須考量及串起不同利害關係人,在與利害關係人的溝通過程中,難免遇到挑戰或困難,舉凡能源資訊概念的落差,或是傳統與創新之間的突破與合作等,唯有透過多方角色持續不斷的努力及行動,才不會讓倡議淪為口號,以共創環境永續的家園。

 


 

延伸閱讀

飲食永續影響力|2021 Impact Talks #3|鮮乳坊 × 郭元益 × 成真咖啡

Impact Talks 影響力系列論壇  經過動盪不安的 2020 年,2021 年要如何復甦將會是各行各業 [...]

文創永續影響力|2021 Impact Talks #2|新富町文化市場 × 見域工作室 × 或者

Impact Talks 影響力系列論壇  經過動盪不安的 2020 年,2021 年要如何復甦將會是各行各業 [...]